Issue Date | Title | Author(s) | Source | scopus | WOS | Fulltext/Archive link |
---|---|---|---|---|---|---|
2014 | Southern Hokkien : an introduction (閩南語概論) | Bernhard Fuehrer; Hsiu-fang Yang; Zhihao Wen; Mei-chuan Cheng; HSIU-FANG YANG | ||||
2012 | 《三六九小報‧新聲律啟蒙》語言美學初探 | 楊秀芳 | 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 |||
2013 | 《三六九小報》在本字研究上的貢獻 | 楊秀芳 | 臺灣文學學報 | |||
2012 | 《三六九小報》在本字研究上的貢獻 | 楊秀芳; HSIU-FANG YANG | 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方法論與實例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 |||
2014 | 《三六九小報.新聲律啟蒙》語言美學初探 | 楊秀芳; HSIU-FANG YANG | 聚焦臺灣 : 作家、媒介與文學史的連結 | |||
2019 | 不見於唐宋韻書的方言形態變化 | HSIU-FANG YANG ; 楊秀芳 | 第八屆近現代中國語文國際學術研討會 | |||
2020 | 不見於唐宋韻書的方言形態變化 | 楊秀芳; HSIU-FANG YANG | 東海中文學報 | |||
1992 | 中國語文教育的回顧與展望 | 楊秀芳 | 大學人文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 |||
2009 | 先秦經典「行」字字義的原始與變遷──兼論「五行」 | 鄭吉雄; 楊秀芳 ; 朱歧祥; 劉承慧 | ||||
2014 | 古籍與方言所見「揭」的形態變化 | 楊秀芳; HSIU-FANG YANG | 東海中文學報 | |||
1996 | 台灣閩南語綜合語法研究─台灣閩南語音韻研究 | 楊秀芳 | ||||
1998 | 台灣閩南語綜合語法研究─台灣閩南語音韻研究(III) | 楊秀芳 | ||||
1997 | 台灣閩南語綜合語法研究─台灣閩南語音韻研究(Ⅱ) | 楊秀芳 | ||||
1996 | 台灣閩南語音韻研究(一) | 楊秀芳 | ||||
2012 | 單語家族の研究から天行健の意味を論ず | 楊秀芳; 加部勇一郎譯; HSIU-FANG YANG | 中國古典の解釋と分析 : 日本.臺灣の學術交流 | |||
1991 | 國語的「著」是怎麼來的﹖ | 楊秀芳 | 國文天地 | |||
2006 | 如月之恆 如日之升 | 楊秀芳 | 山高水長:丁邦新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 | |||
2015 | 層次與形態——經典詮釋新探 | HSIU-FANG YANG ; 楊秀芳 | 韓國漢陽大學講座 | |||
1995 | 幾個閩南語語法成分的時間層次 | 楊秀芳 ; 梅祖麟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 |||
2007 | 從《老子》異文看「恆」與「極」的語言關係 | 楊秀芳 | 第六屆國際古漢語語法研討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漢語語法史研討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