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440116775932.jpg picture
 
中文簡介
本系以日據時代台北帝國大學工學部應用化學科之形態,創設於1941年。當時因太平洋戰爭方熾,無力建館,校方乃撥本校最具歷史之七號館(木造樓)為其館舍(該館為台北帝大前身─台北高等農專之行政大樓),同時沿用日本大學之體制,設有燃料化學、有機工業化學、電氣化學、無機工業化學及分析化學等五個講座。光復後,改制為國立台灣大學工學院化學工程學系,學生人數漸增為每年四十人左右,但課程及研究內容仍承繼應用化學之本質。


1949年,政府遷台後,本系羅致了不少化工方面的教授,使本系之教學及研究由應用化學之體系,逐漸蛻變為名符其實的化學工程學系。至1952年,班次增為兩班,並於1954年起招收僑生,每年新生人數亦超過了一百人。由於學生人數遞增,館舍老舊,且空間不敷使用,新化工館乃由錢思亮校長,沈熊慶、陳成慶等教授悉心規畫,並於1960年正式啟用,使本系之教學與研究有較充裕空間。1970 年,本系曾於大學部試行分組教學,共設高分子化工組及一般化工組,但三年後又再度合併。為提高國內化工人才之水準,本系於1965年創設研究所,招收碩士班學生,並於1970年設立博士班,至此本系已建立完整之教學體制。研究所之增設,僑生人數之不斷增加,旋即使化工館有不敷使用之感,於1971年,本系獲准擴建東西兩側,本系空間不足之困,暫獲解決。化工系目前使用空間約1,500坪(化工館 1,400坪及工綜館100坪),因教師與學生人數眾多,空間可謂嚴重不足,許多研究室及實驗室皆十分擁擠。最近化工系籌建新館,或申請使用綜合教室空間,並於工綜館二期工程中劃分部分空間,使化工系面積可達3,500坪,將可解決空間不足之困境。


1990年,化工系以推廣台灣有關粉粒體技術之研究與教育為宗旨,集中了全系粉粒體技術相關之儀器,創設了共同實驗室型態之『粉粒體技術實驗室』,目前共約有十餘位教授參與,粉粒體技術實驗室之運作已成為國內重要實驗室之一個範例,並與工業界合作關係良好,對學術界及工業界多所貢獻,化工系並於2001年以粉粒體技術與界面科學為主題,向教育部提出追求卓越研究計畫。


1997年,化工系規劃成立石油化學工業研究中心,為隸屬於工學院之研究單位。石油化學工業是化學工業的主幹,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上,擔負相當重要的任務。對於石油化學工業製程作更多的研發及改良,盡量的節約能源,增加生產效率,並開發清潔製程,在生產流程中避免污染及廢棄物的產生,對促進工業升級以及工業建設與生態保護的平衡,都具重要及積極的意義。2001年3月,由化工系提出申請之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研究所獲教育部核准成立,化工系自此朝向一系多所之目標邁進。


台大化工系自創系以來,已超過六十年。經過一甲子的努力,化工系在學術研究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國內外都獲得良好聲譽。目前化工系共有專任教師30名,各教授在其特色研究領域中,專心鑽研,並且互相整合,發展重點研究領域,已經達到國際上的優良水準。本系的研究特色分為粉粒體技術、界面科學、分離技術、生物技術與生物工程、生化與生醫工程、系統程序工程、光電化學工程、污染防治、高分子科學和半導體電子材料等,大多數教授的研究工作都與這幾個主軸有關。未來化工系將秉持教學熱誠,繼續培養化學工程之人才,並努力於學術上之研究,與工業界繼續良好合作關係,以對於化學工業、國家及社會做出最大的回饋及貢獻,方不負整個國家社會的殷殷期盼與厚望。
 
單位名稱
Chemical Engineering
Chinese Name
化學工程學系
 
隸屬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