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n health-risk behaviors of youth: The current status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1998
Resource
公共衛生 v.26 n.2 pp.75-90
Journal
公共衛生,v.26
Journal Issue
n.2
Pages
75-90
Date Issued
1999
Date
1999
Author(s)
YEN, LEE-LAN
WENG, HUI-CHING
TSENG, TUNG-SUNG
SUN, YI-CHUN
Abstract
一個人在年輕時養成危害健康之行為,對其成年後的健康會造成極大的威脅。為 瞭解危害健康行為之分佈和結構,並找出預測因子,本研究以八十六學年度台北的全體國中 生為母群體進行抽樣調查。利用「國中生危害健康行為調查問卷」共收集1477位有效樣本 的資料,因為樣本與母群體在性別結構上有顯著差異,故以性比調整後之比率來推論母群體 之行為分佈。本研究的主要發現有:1. 台北市國中生曾有危害健康行為之比率超過50%的 項目有:吃速食(98.9%)、熬夜(92.6%)、憋尿(91.8%)、長時間看電視或打電動(90.4%)、 說謊或不誠實(90.2%)、講髒話(83.6%)、在階梯上追逐(73.7%)、頂撞老師或父母(73.1%)、 講黃色笑話(62.2%)、考試時作弊(59.4%)和生氣時摔東西(58.1%);2. 危害健康行為在 結構上可分成蓄意傷害行為、物質濫用╱幫派╱性交行為、違反常規行為、尋求剌激行為和 不健康生活習慣等五個因素;3.預測樣本可能有危害健康行為的因子是男生、三年級、學業 成就較差、同儕關係愈好、家人關係愈差、同儕有較多危害健康行為、家人有較多危害健康 行為等變項;4.曾有蓄意傷害、物質濫用╱幫派╱性交和尋求剌激等三類行為的比率是男生 高於女生,但曾有不健康生活習慣則是女生高於男生;5.比率會隨年級升高而明顯增加的行 為,最主要屬違反常規行為和尋求剌激行為兩類;6.學業成就低者主要在尋求剌激行為類的 比率較高。根據本研究結果,建議青少年健康促進計畫可將男生、國中三年級、學業成就差 的學生當作主要對象,而計畫內容則應著重在引導他們對危害健康行為建立正確的態度、幫 助學生改善與家人之關係、鼓勵他們善用良好的同儕關係共同學習有益健康之行為。
Subjects
青少年
危害健康行為
健康促進
Type
journal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