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房間的旅程:塔可夫斯基《潛行者》中的時空體
Resource
中外文學, 43(4), 095-131
Journal
中外文學
Journal Volume
43
Journal Issue
4
Pages
095-131
Date Issued
2014-12
Date
2014-12
Author(s)
Abstract
《潛行者》(Stalker, 1979)是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 1932-1986)在蘇聯拍攝的最後一部作品,情節講的是一趟帶有科幻意味的冒險旅程,實際內容是探討物質文明過度發展所導致的精神失落與心靈危機。在此前提下如何把握影像中的時間關係和空間關係,使其融合在一個能為觀眾認知的具體的整體中,好將電影主旨清晰呈現,是導演最大的挑戰。本文試圖藉由巴赫金(Mikhail Bakhtin, 1895-1975)的時空體理論(chronotope)來分析《潛行者》裡的冒險旅程:它虛虛實實,似真又假,充滿不可思議的艱辛,反映的正是道德真空下心靈危機的圖像。藉由這一趟前往房間(Room)的旅程,塔可夫斯基再次展示了真實和想像邊界的荒謬性,完成了對時間連貫性的訴求,同時開啟了他以電影藝術對抗精神失落之路的起點。
Subjects
《潛行者》,塔可夫斯基,巴赫金,時空體
Stalker, Tarkovsky, Bakhtin, chronotope
Type
journal article
File(s)![Thumbnail Image]()
Loading...
Name
往房間的旅程:塔可夫斯基《潛行者》中的時空體.pdf
Size
2.19 MB
Format
Adobe PDF
Checksum
(MD5):cb377efa2dc75522e6755266b53530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