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迷你臨床演練評量於職能治療實習學生之教學評量-以心理領域為例
Journal
臺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雜誌
Journal Volume
14
Journal Issue
2
Pages
61-74
Date Issued
2018
Author(s)
Abstract
目的:職能治療師養成訓練除學校基礎教育外,更須透過臨床實習學習臨床技能。過去臨床實習訓練多採師徒制,透過臨床教師臨床示教並觀察職能治療實習學生技能操作,教師給予回饋,但傳統作法缺乏客觀教學評量以確定教學成效。本研究應用迷你臨床演練評量(mini 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 mini-CEX)於心理領域職能治療實習學生之初探研究,目的為:(1)探討mini-CEX應用於職能治療之適用性;(2)透過mini-CEX檢視實習學生學習成效,是否符合實習學生水準;(3)mini-CEX是否可反映心理疾患職能治療實習學生不同接案情境會談實際表現。方法:本研究回溯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12月間南部某醫學中心40位職能治療實習學生之mini-CEX資料,所得資料以SPSS 18進行各評量項目敘述統計分析,再以成對樣本t檢定(paired sample t test)統計分析前(實習第四周,獨立接案第一案)、後測(實習第十一周,獨立接案第三案)表現的差異,進一步透過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ANOVA)分析,分別探討在不同場所,評量所需時間是否存在差異。結果:兩位實習臨床教師完成296次評量,其中4位職能治療實習學生完成5次、36位完成6-9次評量。結果發現,在296次的評估中,評估比例最高的是「醫療面談」達100%,依次為「組織效能」(97.97%),「人道專業」(94.93%),「臨床判斷」(93.92%),「諮商衛教」(53.38%),「身體檢查」(18.24%),「操作技能」項目被評比例最低(6.42%)。另外,受評職能治療實習學生得分居於2至3分,表現較佳分項為「人道專業」、「醫療面談」及「組織效能」,表現較不佳者為「身體檢查」及「諮商衛教」。如依職能治療實習學生學習進展進行分析,可見在日間病房及急性病房接案溝通能力上,在「醫療面談」、「人道專業」、「臨床判斷」及「組織效能」這幾個項度均有明顯進步,且達顯著差異。結論:經此次台灣地區第一個報導職能治療實習學生使用mini-CEX評量的經驗,mini-CEX教學工具用於評量職能治療臨床實習效果,大部分項目皆能被穩定使用,具潛在的實用度,某程度上確實可監測出實習學生在職能治療接案會談時不同面向表現的變化,也能反映實習學生在職能治療接案會談上進展。但本研究結果也顯現出特定項目在內部一致性、心理職能治療情境的適用性上,有不易穩定採用的問題,如:不同評量場所情境及“身體檢查"與“操作技能"項目。為維持mini-CEX評估結果的品質,除多鼓勵更多職能治療專業臨床教師熟悉並參與發展改良外,未來宜收集各界專家意見,依據職能治療師的核心能力再去修改項目,持續發展更合適的評量項目與行為指標,以建立標準化、具備信效度的評量工具,設計出更適合職能治療實習學生教學評量的mini-CEX,以做為臨床教學品質提升的參考。
Subjects
迷你臨床演練評量(mini-CEX)
職能治療(occupational therapy)
醫事教育(Allied health education)
Type
journal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