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alence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acemask wearing intention when having influenza-like illnesses: a comparison between influenza A/H1N1 pandemic and post-pandemic phases
Date Issued
2012
Date
2012
Author(s)
Jhuang, Shu-Ru
Abstract
目標:比較H1N1新型流感大流行與後大流行期間,臺灣民眾有類流感症狀時戴口罩之行為意圖與相關健康信念之差異,並探討不同流行期間民眾健康信念與其戴口罩行為意圖之關係。
方法:於2009年10月28日至30日及2010年10月27日至29日,分別依縣市進行分層隨機抽樣,採用電腦輔助電話訪問進行全國調查,訪問對象為15歲以上之臺灣民眾,過程中蒐集健康信念及有類流感症狀時戴口罩之行為意圖等資訊。有效樣本分別為1,079人及1,067人,電訪完成率則分別為68.5% 及66.0%。
結果:臺灣民眾有類流感症狀時戴口罩之行為意圖的盛行率,於H1N1新型流感大流行期間約為95.9%,後大流行期間則降至93.7%(P<0.05)。多變項羅吉斯迴歸分析(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發現,流感大流行期間有以下健康信念者,較傾向在有類流感症狀時戴口罩:認為「戴口罩對預防H1N1新型流感非常有效」(AOR=4.88)、認為有類流感症狀時戴口罩「不太困難」(AOR=9.23)或「一點也不困難」(AOR=25.29),以及自陳「最近一個月內沒有類流感症狀」者(AOR=3.55)。而於後大流行期間,則是有以下健康信念者,較傾向在有類流感症狀時戴口罩:認為「臺灣H1N1新型流感疫情有點可能持續擴大」(AOR=3.07)、認為戴口罩對預防H1N1新型流感「有點有效」(AOR=5.29)或「非常有效」(AOR=9.61),以及認為有類流感症狀時戴口罩「不太困難」(AOR=10.09)或「一點也不困難」者(AOR=14.55)。
結論:依據本研究結果,未來針對民眾採取疾病預防行為之衛教計畫,可強調民眾採取該預防行為之效果,並降低民眾採取該行為可能遭遇之障礙。此外,在大流行期間,可不需過度著墨於疫情嚴重度,而可強調本研究發現之其他重要因子,反觀後大流行期間,則需定期提供疫情資訊,使民眾對疫情保持警覺,以持續採取預防行為。
Subjects
influenza A/H1N1
pandemic
post-pandemic
facemask wearing intention
health beliefs
Taiwan
Type
thesis
File(s)![Thumbnail Image]()
Loading...
Name
ntu-101-R99848022-1.pdf
Size
23.32 KB
Format
Adobe PDF
Checksum
(MD5):89e100b50de91db34923f48c282c8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