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udy Regard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a''s Communist Party Socialism.
Date Issued
2008
Date
2008
Author(s)
HSIAO, FU-CHI
Abstract
近年中國經濟高度發展,成為帶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火車頭。但是中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成就。這要歸功於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展,他改變了毛澤東時期共產社會主義路線,締造了改革開放的良性發展。然而,令人好奇的是中共從建國迄今何以有這樣大幅度轉變,其關鍵因素何在?此外,中國是一個標榜社會主義國家,如今的發展是否也有可能在不久將來放棄社會主義的堅持,進行全面的資本主義。我們若是從現實的情形來看中共的發展,不難發現其中有諸多讓人懷疑的地方。例如一個標榜為社會主義國家,但卻反存有「分配不均與階級差異」問題。據1982年所頒布憲法所載:「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國家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基礎上實行計劃經濟」。 所以「按勞分配、公有制、計劃經濟」為社會主義經濟基本特徵。「所得分配平均、消除階級分歧」為社會主義施行理想。但實際是「人民公社」早已廢除,「按勞分配」及「公有制」名存實亡,「計畫經濟」與資本主義國家對「自由市場經濟」管制區別漸次模糊。至於社會主義理想的「公平、正義」原則,因為「所得分配不均,與官民階級分歧」反成為矛盾所在。近日「物權法」通過,對於堅持「土地國有制」的中共來說,無疑又是對「資本主義」的低頭。因此,基於對中共社會主義與實際發展間差異的疑問,本文以中共社會主義變遷之研究為題,藉此探討其發展差異之所在。
Subjects
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
Type
thesis
File(s)
Loading...
Name
ntu-97-R93341027-1.pdf
Size
23.53 KB
Format
Adobe PDF
Checksum
(MD5):763b82ff986825ddae424ee8a0076e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