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論刑事政策之考察與批判—從我國「寬嚴並進的刑事政策」談起
Date Issued
2004
Date
2004
Author(s)
謝煜偉
DOI
zh-TW
Abstract
法務部以「寬嚴並進的刑事政策」為名,為近年來刑事政策的二分趨勢下註腳外,更欲透過刑法與刑事訴訟法的全盤修正,徹底落實這套自80年代以降席捲英美的刑事政策。若要說二分論已成為當代犯罪控制策略的主流亦不為過。然而,面對這股沛然難擋的趨勢,卻鮮少從批判的角度去分析其深層的意涵。
本文先簡要介紹二分論刑事政策在我國的實踐情形,接著試圖跳脫傳統上對刑事政策(手段)與防制犯罪(目的)的證成方式,而改從後設的角度揭露出二分政策的生成背景以及其歷史性的脈絡。藉由歷史脈絡的拼湊,找尋二分論作為當代犯罪控制策略所隱藏的社會機能,以及其對社會結構的影響。
本文認為,就社會機能的運作而言,二分論取代了已不能適應晚近現代社會變遷的矯治架構,而發揮著嶄新的人口分類與再利用的規訓機能;就社會結構的影響而言,二分論虛擬的多元分類潛藏著絕對而單一的價值秩序,其運作不但使社會階級的區隔更顯鞏固,並造成人類選擇可能性的減縮。而濃厚的極權秩序感以柔軟而多樣化的處遇包裝下,最終將可能使得我們逐步走向單向度的社會。然而在肯任差異排除機制無法完全消除的前提下,本文將「刑罰謙抑性原則」重新脈絡化,以作為反抗並反省二分論述的實踐原點。
本文先簡要介紹二分論刑事政策在我國的實踐情形,接著試圖跳脫傳統上對刑事政策(手段)與防制犯罪(目的)的證成方式,而改從後設的角度揭露出二分政策的生成背景以及其歷史性的脈絡。藉由歷史脈絡的拼湊,找尋二分論作為當代犯罪控制策略所隱藏的社會機能,以及其對社會結構的影響。
本文認為,就社會機能的運作而言,二分論取代了已不能適應晚近現代社會變遷的矯治架構,而發揮著嶄新的人口分類與再利用的規訓機能;就社會結構的影響而言,二分論虛擬的多元分類潛藏著絕對而單一的價值秩序,其運作不但使社會階級的區隔更顯鞏固,並造成人類選擇可能性的減縮。而濃厚的極權秩序感以柔軟而多樣化的處遇包裝下,最終將可能使得我們逐步走向單向度的社會。然而在肯任差異排除機制無法完全消除的前提下,本文將「刑罰謙抑性原則」重新脈絡化,以作為反抗並反省二分論述的實踐原點。
Subjects
刑罰謙抑性原則
二分論
量刑
轉介
麥當勞化
狄士尼化
選擇可能性
法與秩序
後現代犯罪學
人口分類技術
規訓
刑法修正草案
犯罪恐懼感
情境預防
修復性司法
矯治
正義模式
重刑化
被害者
虛擬多元化
公正應報
同意行刑
異者犯罪學
理性選擇理論
刑事政策
經濟分析
兩極化
寬嚴並進
差異排除機制
隔離
fictitious diversification
situational prevention
Criminal policy
McDonaldization
punitive
rehabilitation
incapacitation
diversion
social control
sentencing
bipolar criminal policy
segregation
post-modern criminology
classification of human beings
exclusion
social functions
discipline
social structure
fear of crime
justice model
criminology of the other
Disneyization
victim
restrorative justice
economic analysis
correction
law and order
rational choice theory
SDGs
Type
thesis
File(s)![Thumbnail Image]()
Loading...
Name
ntu-93-R90a21051-1.pdf
Size
23.31 KB
Format
Adobe PDF
Checksum
(MD5):ac385ea58c6c470cea26762cb4b7ee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