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型態的運動 (游泳 VS. 跑步) 對大鼠骨骼的影響
Date Issued
2001
Date
2001
Author(s)
楊榮森
DOI
892314B002380
Abstract
機械性負荷是影響骨骼發展相當重要的因子
之一,不同的運動模式可能對骨骼產生不同的機械
性負荷型態。適當運動所產生的機械性負荷有助於
顛峰骨量的增加,並有預防骨質疏鬆症的效應。本
研究的目的在於利用所建立之動物模式,探討不同
型態的適當強度運動對大鼠骨骼的影響。
本研究以36 隻Wistar 雄性大鼠(五週大)為
動物實驗樣本,將之隨機分派至如下三組:控制組
(CON),跑步組(RUN)及游泳組(SWIM)。
其中跑步組大鼠以動物跑步機為訓練工具,運動強
度約為70% V ‧ O2max 的適中強度;而游泳組大鼠則
是於每次游泳訓練前在其尾巴繫上等值於其體重
2%的重物,再將之放入水槽中進行游泳訓練,亦屬
於適中強度的運動。兩組運動組每天均進行1 小時
的運動訓練,每週訓練5 天,訓練期共為期8 週。
所有的實驗動物將在訓練期結束後以斷頭方式犧
牲,採集血液樣本後,將取下之脛骨、股骨與脊椎
進行如下分析:1. 血清中骨代謝指標測定; 2.右脛
骨近端海綿骨組織型態學分析;3. 左脛骨及左股骨
的骨密度評估:以雙能X 光吸收測量儀(DEXA)
檢查;4. 骨骼強度檢測:以MTS (model-858)材料
測試儀, 測量骨骼強度。結果顯示,運動訓練顯
著減少大鼠體重的增加,而在血清中的骨代謝指標
則顯示SWIM組有較低的第一型膠原羧基端交鍵的
末端胜月太 (ICTP)濃度。雖然骨檢查呈現組廣泛的在
脛骨與股骨各區段有較高的BMD 及BMC。但組織
型態學及材料力學分析結果指出,除了游泳大鼠的
脛骨斷裂負荷值較低外,其餘數值則並未呈現組間
差異。結論:控制組在BMD 及BMC 有較高的絕對
值,可能由於其體重較高的關係。一些相對性的數
據,例如組織型態學的分析結果可看出運動組有並
不亞於控制組,甚至有優於控制組的趨勢。然而,
游泳似乎還是仍未能提供骨骼足夠的刺激,以致於
游泳組的脛骨的斷裂負荷值較低於跑步運動組。
之一,不同的運動模式可能對骨骼產生不同的機械
性負荷型態。適當運動所產生的機械性負荷有助於
顛峰骨量的增加,並有預防骨質疏鬆症的效應。本
研究的目的在於利用所建立之動物模式,探討不同
型態的適當強度運動對大鼠骨骼的影響。
本研究以36 隻Wistar 雄性大鼠(五週大)為
動物實驗樣本,將之隨機分派至如下三組:控制組
(CON),跑步組(RUN)及游泳組(SWIM)。
其中跑步組大鼠以動物跑步機為訓練工具,運動強
度約為70% V ‧ O2max 的適中強度;而游泳組大鼠則
是於每次游泳訓練前在其尾巴繫上等值於其體重
2%的重物,再將之放入水槽中進行游泳訓練,亦屬
於適中強度的運動。兩組運動組每天均進行1 小時
的運動訓練,每週訓練5 天,訓練期共為期8 週。
所有的實驗動物將在訓練期結束後以斷頭方式犧
牲,採集血液樣本後,將取下之脛骨、股骨與脊椎
進行如下分析:1. 血清中骨代謝指標測定; 2.右脛
骨近端海綿骨組織型態學分析;3. 左脛骨及左股骨
的骨密度評估:以雙能X 光吸收測量儀(DEXA)
檢查;4. 骨骼強度檢測:以MTS (model-858)材料
測試儀, 測量骨骼強度。結果顯示,運動訓練顯
著減少大鼠體重的增加,而在血清中的骨代謝指標
則顯示SWIM組有較低的第一型膠原羧基端交鍵的
末端胜月太 (ICTP)濃度。雖然骨檢查呈現組廣泛的在
脛骨與股骨各區段有較高的BMD 及BMC。但組織
型態學及材料力學分析結果指出,除了游泳大鼠的
脛骨斷裂負荷值較低外,其餘數值則並未呈現組間
差異。結論:控制組在BMD 及BMC 有較高的絕對
值,可能由於其體重較高的關係。一些相對性的數
據,例如組織型態學的分析結果可看出運動組有並
不亞於控制組,甚至有優於控制組的趨勢。然而,
游泳似乎還是仍未能提供骨骼足夠的刺激,以致於
游泳組的脛骨的斷裂負荷值較低於跑步運動組。
Subjects
游泳
跑步
運動型態
骨骼發育
Publisher
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骨科
Type
journal article
File(s)
Loading...
Name
892314B002380.pdf
Size
64.06 KB
Format
Adobe PDF
Checksum
(MD5):8125ae26bcc5a4b2845000294598c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