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nial museums and representations of others
Date Issued
2006
Date
2006
Author(s)
Chien, Hsiao-Shan
DOI
zh-TW
Abstract
當代人類學的研究發展,不再侷限於傳統的田野方法或研究主題。越來越多人類學者關注自身所處複雜社會之各式的文化現象 ,從不同層面求得對文化與文化再現的了解。本論文的研究是將博物館視為一種社會文化的產物、 社會文化現象的反映,透過二十世紀初期三個日本殖民地博物館的分析比較,討論殖民、博物館與他者再現的關係。
這三個殖民地博物館是十九世紀末期到二十世紀初期之間,日本在臺灣、朝鮮、滿州三個主要殖民地與佔有地所興建的殖民地博物館。這些博物館不僅是殖民者在當地所興建的第一座現代博物館,更重要的是它們都由殖民地的最高統治中心隸屬管轄,包括由臺灣總督府興建管轄的「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朝鮮總督府座下的「朝鮮總督府博物館」,以及隸屬南滿州關東廳政府的「關東廳博物館」,這些殖民地博物館的收藏與展示深受殖民者掌控。
首先,從三個殖民地博物館的研究,得以看出殖民者如何透過博物館的收藏與對他者的展示,合理化其殖民統治的目的。無論是宣揚殖民者的權威、對外宣稱統治權力或對內增強殖民教化,都企圖將不平等的權力關係隱藏在知識殿堂之下。此外,當殖民者面對不同的殖民地與被殖民者,殖民者所使用的他者再現手法不盡相同。甚至「我群」與「他者」的區分也並非二元對立的區辨,其中的文化邊界亦非一成不變,而是一種流動的想像,可以隨著不同情境切割與重劃。然而,博物館內所展示的「他者」是被殖民者挑選的,殖民者透過博物館再現特定的「他者」是因為:掌握「他者」意味著掌握其「過去」,如此得以解釋「現在」。在殖民地博物館中,「他者」與「過去」是可以替代的。因此,殖民地博物館是以展示他者為主要目的。
這三個殖民地博物館是十九世紀末期到二十世紀初期之間,日本在臺灣、朝鮮、滿州三個主要殖民地與佔有地所興建的殖民地博物館。這些博物館不僅是殖民者在當地所興建的第一座現代博物館,更重要的是它們都由殖民地的最高統治中心隸屬管轄,包括由臺灣總督府興建管轄的「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朝鮮總督府座下的「朝鮮總督府博物館」,以及隸屬南滿州關東廳政府的「關東廳博物館」,這些殖民地博物館的收藏與展示深受殖民者掌控。
首先,從三個殖民地博物館的研究,得以看出殖民者如何透過博物館的收藏與對他者的展示,合理化其殖民統治的目的。無論是宣揚殖民者的權威、對外宣稱統治權力或對內增強殖民教化,都企圖將不平等的權力關係隱藏在知識殿堂之下。此外,當殖民者面對不同的殖民地與被殖民者,殖民者所使用的他者再現手法不盡相同。甚至「我群」與「他者」的區分也並非二元對立的區辨,其中的文化邊界亦非一成不變,而是一種流動的想像,可以隨著不同情境切割與重劃。然而,博物館內所展示的「他者」是被殖民者挑選的,殖民者透過博物館再現特定的「他者」是因為:掌握「他者」意味著掌握其「過去」,如此得以解釋「現在」。在殖民地博物館中,「他者」與「過去」是可以替代的。因此,殖民地博物館是以展示他者為主要目的。
Subjects
殖民
博物館
他者意象
再現
colonial museum
others
representation
Type
other
File(s)![Thumbnail Image]()
Loading...
Name
ntu-95-R91125007-1.pdf
Size
23.53 KB
Format
Adobe PDF
Checksum
(MD5):68cfb7b2d0d4b24b872b2de39ee180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