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rustal Structure of Sourthern Okinawa Trough
Date Issued
2008
Date
2008
Author(s)
Wang, Shu-Jung
Abstract
菲律賓板塊以每年8公分-北偏西50度的運動速度,向歐亞大陸相互聚合。 在台灣東北海域,菲律賓板塊隱沒於歐亞大陸板塊之下,受到板塊隱沒-碰撞作用,遂於琉球島弧後方拉張形成南沖繩海槽,海槽內地震活動頻繁,對該地區構造運動動力來源,提供豐富的研究資料。然受限於目前地震測站多位於台灣本島限制,角度覆蓋偏窄的問題使得海槽內的地震定位存在一定的不準確度,因此本研究使用佈置於海槽張裂軸附近的寬頻海底地震儀(Broad-Band Ocean Bottom Seismometer,1站),結合「台灣寬頻地震觀測網」(BATS,7站)及「日本寬頻地震網」(F-net,2站)所收錄之寬頻地震儀記錄資料,標定地震的震源參數,以提供當地地震分佈及速度模式更好的解析。研究以地震定位之走時殘差值,進行一維速度模式逆推,建立南沖繩海槽全區域的速度模式,並依此速度模式將地震重新定位,而後利用雙差分地震定位法,修正地震的空間分佈,得到地震對之間相對準確的地震位置。下一步則再次篩選出OBS30測站接收分佈於張裂軸附近(北緯24.4~25.1度,東經122.7~123.6度,深度0~50km)的波相到時,針對南沖繩海槽張裂軸速度模式進行逆推。希望能透過速度模型的討論,對南沖繩海槽地殼構造特性,有更多的了解。
Subjects
Okinawa Trough
Double difference
OBS
Type
thesis
File(s)![Thumbnail Image]()
Loading...
Name
ntu-97-R95241314-1.pdf
Size
23.53 KB
Format
Adobe PDF
Checksum
(MD5):26df7da5a05544969065577ee7396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