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基因篩檢,科學母職與「完美的嬰兒」:探究基因科技對社會關係的衝擊
Date Issued
2002-07-31
Date
2002-07-31
Author(s)
DOI
902420H002010
Abstract
在這個產前篩檢科技逐漸普及應用的時代,對於胎兒品質的管控,已達到人類前所
未有的經驗。我們在此討論這如何重塑了母職,實際生出基因上有缺陷子女的母親,又
有什麼為母的經驗?基因篩檢是否因此強調人的差異性,並對這些差異作出與以往不同
的價值判斷,影響「不完美小孩」的社會處境。我們發現產前遺傳篩檢現況絕非符合「越
多篩檢技術減少不完美的小孩」的邏輯,同時現有醫療科技甚至可能增加「不完美小
孩」的產生。目前相關的病患團體一方面強調篩檢的重要性,一方面也強調「不完美小
孩」的正面社會意義與價值,作為去污名化策略。包括基因缺陷病患在內的身心障礙者
仍面臨邊緣化 – 缺乏社會生活參與,為值得繼續正視的社會壓迫。
未有的經驗。我們在此討論這如何重塑了母職,實際生出基因上有缺陷子女的母親,又
有什麼為母的經驗?基因篩檢是否因此強調人的差異性,並對這些差異作出與以往不同
的價值判斷,影響「不完美小孩」的社會處境。我們發現產前遺傳篩檢現況絕非符合「越
多篩檢技術減少不完美的小孩」的邏輯,同時現有醫療科技甚至可能增加「不完美小
孩」的產生。目前相關的病患團體一方面強調篩檢的重要性,一方面也強調「不完美小
孩」的正面社會意義與價值,作為去污名化策略。包括基因缺陷病患在內的身心障礙者
仍面臨邊緣化 – 缺乏社會生活參與,為值得繼續正視的社會壓迫。
Subjects
產前遺傳篩檢
性別
生殖
邊緣化
污名
社會殘障
Publisher
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暨研究所
Type
report
File(s)![Thumbnail Image]()
Loading...
Name
902420H002010.pdf
Size
34.63 KB
Format
Adobe PDF
Checksum
(MD5):62de782114ebe43c67617d3e2a37b2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