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供應鍊的角度探討自行車產業工程變更最佳生效日期及緊急訂單的承接與否
Date Issued
2003
Date
2003
Author(s)
謝淑華
DOI
912212E002082
Abstract
自行車為極具創意的流行商品,尤其在市場成熟飽和、產品的重大創新減
少、供過於求的情況下,產品樣式年年更新。也由於市場的求新求變,新款式產
品上市時程縮短,相對的,工程變更(Engineering Change/EC)和緊急訂單(Rush
orders)的次數也隨之增多。
當工程變更發生,若非重大安全性問題,工程變更生效日期的決定須考慮到
整體供應鏈可能產生的緊急材料採購成本、原有庫存材料轉為呆料的成本、生產
製程變更所產生的成本,訂單延遲交貨所產生的違約懲罰金,與因產品品質改善
可能增加的機會成本等等。於是工程變更的生效時點之研究為當今重要的研究課
題之一。
由於緊急訂單的到達時間及需求種類與數量的不可預測,所以工廠無法對其
做事前的規劃。企業在承接任何緊急訂單時意味著對原有已排入排程的訂單造成
延誤損失,或新的商業契機的產生,增加未來的獲利能力。因此以獲利為評估承
接緊急訂的研究亦為當今重要的另一個研究課題。
本研究以自行車產業為研究對象,擬利用eM-Plant 建立電腦模擬平台,針
對此二項課題,以模擬方式探討在供應鏈環境下工程變更生效日期的決定和緊急
訂單(Rush orders)承接的評估的方式。對於工程變更生效日期的決定,評估工程
變更生效時間點的整體供應鏈總成本損失,以求得最佳工程變更生效時間,因此
本研究首先對工程變更損失成本影響因子進行研究,並且將其分成固定損失成
本、庫存損失成本、市場機會損失成本﹙包含商機損失與商譽損失﹚與其它損失
成本﹙包含交期延遲損失、產品折價損失與產品回收損失﹚;其二,將工程變更
影響因子量化,以利工程變更損失成本評估之進行;其三,以供應鏈整體利益為
考量基礎,建立一個工程變更生效日期決策模式,且定義工程變更損失成本最小
時為最佳生效日期;其四,利用模擬軟體建立實驗平台,實際執行工程變更決策
模式,驗證本研究所提出之工程變更生效日期決策模式的可行性;最後更進一步
探討規劃生產量、產品滯銷率與經濟批量對工程變更最佳生效日期的影響。
在緊急訂單承接評估方面,本研究首先對緊急訂單的處理方法進行研究,並
歸納出可行的生產策略;其二,將供應鏈各階層成員的有型與無形的損失與獲利
量化,建立緊急訂單承接評估決策模型;其三,利用模擬軟體建立實驗平台,實
際執行工程變更決策模式,驗證本研究所提出之決策模型的可行性;最後更進一
步探討不同處理方法所造成的損益情形,作為是否承接緊急訂單的依據。
Subjects
供應鏈
工程變更
緊急訂單
生產系統模擬
Publisher
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Type
report
File(s)![Thumbnail Image]()
Loading...
Name
912212E002082.pdf
Size
198.09 KB
Format
Adobe PDF
Checksum
(MD5):72fbea7b1c89f9ec3bcc1eb5867cb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