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失事原因分析研究—以戰機為例
Date Issued
2005
Date
2005
Author(s)
張漢卿
DOI
zh-TW
Abstract
飛行器的發明使人類邁向藍色天空,無論民間往來及軍事功能皆被廣泛運用,全世界飛機製造廠無不積極發展,往飛得更高、更遠、更快、更省油、更靈活,以利掌握其各種優勢,惟許多飛行事故亦伴隨而至,所造成在經濟上、政治上及心理上均造成重大衝擊,因此各種研究防止失事學派與理論散在各書局,同時無論民間及軍中皆成立飛安專業單位,而推行「飛安」作業除執行「積極性預防」外,更需詳加失事調查以防止案例發生。因此,案例是一個很有價值的資源,它可以讓我們知道如何面對「類案」,希望過去的流血歷史不要重演,因而引發研究戰機失事原因之探討。
論文結構分別就二十一年戰機失事案例一、二級事件、失事原因,加以統計分析以探討各類失事因素關聯性,茲分別敘述如下:
一、飛機失事肇因:
(一)機械因素:零附件不良等。
(二)人為因素:飛行人為、修護人為及航管人為等。
(三)環境因素:天氣、外物損傷、地面設備不良等。
二、失事原因分析:
(一)鑑於各級領導者重視飛安及航空器精進,無論軍民航失事均有下降趨勢
(二)人為因素仍為軍民航飛機失事主因。
(三)戰機失事多發生於空中,民航機失事多發生於起降階段。
(四)戰機性能與設計仍為失事主要原因。
(五)技術成熟的飛行員因任務較多及較易疏忽,亦造成失事的主因。
三、改進措施:
(一)調整訓練期程。
(二)重視模擬訓練。
(三)消除飛安潛因。
(四)落實風險管理。
(五)提高人員素質。
(六)構建良好組織文化。
(七)嚴格督導考核。
結論:
飛安管理是一種持續性、積極性良心的工作,因次追求飛安成果不只是失事率已降低的成果,而是要追求「零失事」為目標,因此每一位組織成員,都應體認「落實作業風險管理和飛安管理是每一位成員的職責」,盡己所能消彌失事肇因,俾能提升總體飛安環境及品質。
Subjects
飛安管理
飛機失事
Mishap
Flight Safety Management
Type
other
File(s)![Thumbnail Image]()
Loading...
Name
ntu-94-P91743023-1.pdf
Size
23.31 KB
Format
Adobe PDF
Checksum
(MD5):fd9aa37e1f05fa571a3b0dbbe13e1a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