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者的意圖影響行為的可允許性嗎?
Journal
生命教育研究
Journal Volume
15
Journal Issue
1
Pages
1-30
Date Issued
2023
Author(s)
Abstract
行為者的意圖與行為的可否允許相關嗎?這是規範倫理學中的重要議題之一。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筆者主張有必要刻劃並且區分五種立場,分別是極端無關論、溫和無關論、極端相關論、溫和相關論、先知後意的無關論。之所以有必要,不只是因為意圖如果會影響行為的可否允許,其影響的方式可區分為直接或間接,也因為對於意圖之善惡的理解有兩種,且兩種理解有時會有出入。根據第一種的理解,善意指的是意圖助人,而惡意指的是意圖傷人。根據第二種理解,善意指的是行為者意圖做其主觀認知為可允許的行為,而惡意指的是行為者意圖做其主觀認知為不可允許的行為。對於這五種立場,筆者不僅分別表述其核心的主張,並一一分析其核心主張之間的蘊含關係。本文目的不在於論證五種立場當中何者會成立,而是在於釐清這些立場的異同。只有當有助於立場的釐清時,筆者才給予必要的評論。
Subjects
意圖
可允許性
規範倫理學
雙果說
Type
journal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