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ons
The Study of Efficiency in Paddy Production and Adjustment of Land Set-aside Program in Taiwan
Date Issued
2008
Date
2008
Author(s)
Li, Ming-Chang
Abstract
摘要 稻米為我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不論是種植面積與總產值,均為農產品之首,稻作產業也因為稻米消費和生產的普及性,使其不論在政治、經濟上均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近年來,由於民眾飲食習慣改變,稻作產業發生了供需失衡的問題。政府為了因應稻作產業所面臨的問題,一連串施行了數個政策,這些政策實施成效對我國未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成功與否具關鍵影響,故此些政策的成敗。 基於上述的原因,本研究主要目的為對1998~2006年間兩期稻作的生產技術效率作一整體性的探討,並檢視有哪些因素會影響稻作的生產技術效率;其次,將探討「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水旱田利用調整後續計畫」等稻米政策,帶給生產效率的改變程度以及政策意涵。 欲達到以上目的,本研究首先以超越成本函數形式的隨機邊界模型為理論基礎,建立能反映台灣稻作生產模式的計量模型,並分析其影響效率的因子,並著重於各縣市的休耕比率,探討休耕比率與生產效率的關係及其相關意涵,最後在推倒出最適的休耕比率,藉由與實際休耕比率的比較結果,作為農政當局日後在制定稻作政策之參考。 本文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對台灣一期稻作而言,會影響其生產技術效率的變因為:機工工時比率、縣市稻農所佔比率、稻農專業比率。而其生產技術效率由高到低依序為:南區、北區、中區、東區。. 對台灣二期稻作而言,會影響其生產技術效率的變因為:休耕比率、機工工時比率、稻農專業比率。而其生產技術效率由高到低依序為:南區、北區、中區、東區。. 不管是何種農業政策,其作用於縣市上的效果皆為各縣市的休耕比率,休耕比率對生產技術效率而言,第一期並沒有顯著影響;而對第二期具有負向的影響。顯示生產效率高的稻農其收益也相對較高。表示政府施行的政策,對提升台灣二期作生產效率上,具有讓生產效率較差的稻農退出市場的機制,且確有獲得其功效,但對第一期並無顯著影響。. 本研究可以看出不管是一期或是二期,真實的休耕比率的確偏離最適休耕比率,而且隨著時間的經過,除了中區為最適休耕比率大於真實休耕比率之外,其餘的地方皆為真實休耕比率大於最適值,此種情形顯示在中區具有過度使用稻田的情形,而其他的地區因為不具生產比較利益,故在土地的利用上有不足的現象,皆非處於利潤極大化的情況之下。. 政府目前的休耕政策對各區採取齊一式的補償金額,會造成各區甚至是各縣市的休耕比率不同,影響的方向也不同,因此,可以說目前的農業政策在執行上是有所偏誤的,若要修正此偏誤,必須依各縣市最適休耕比率的不同,訂定不同的休耕補貼金額,才能使各區或是各縣市的稻田利用達到最有經濟的效益。
Subjects
Paddy
Technical Efficiency
Fallow
Land Set-aside Program
translog,stochastic frontier
Type
thesis
File(s)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ntu-97-R95627012-1.pdf
Size
23.53 KB
Format
Adobe PDF
Checksum
(MD5):8842d83ca008e355ada3cbf54d4a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