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cholars.lib.ntu.edu.tw/handle/123456789/16185
標題: | 從報紙廣告看戰後(1945-1949)台灣商業劇場的演劇生態 | 作者: | 莊曙綺 Chuang, Shu-Chi |
關鍵字: | 戰後四年;台灣;戲劇;報紙廣告;after war;Taiwan;theatre | 公開日期: | 2005 | 摘要: | 隨著日治時期戲劇史料的出土與被關注,讓我們驚奇地了解,日治時期商業劇場的興盛,與戲劇演出的熱鬧蓬勃 。直到1944年全台已有164家戲院,其中專演戲劇的戲院就佔了80家 。而從1895至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皇民化」禁鼓樂為止,超過60個中國戲班曾到台灣進行商業演出 。除京劇外,台灣土生土長的歌仔戲也吸收了京劇的養料,快速茁壯,並有取代京劇之勢。新劇(現代戲劇)在這段時間也沒有缺席,從「民烽」到「星光」,許多有識之士,皆希望藉演劇來改變社會,教化民眾。即使在「皇民化」時期,也有「雙葉會」和「厚生演劇研究會」演出令人讚賞的作品。戰後,台灣現代戲劇的發展,又如何從「皇民化」的教化,轉化成五○年代以後「反共抗俄」的「戰鬥戲劇」?此外,劇禁解除之後,歌仔戲又是如何過渡到「內台黃金時期」?日治時期稱霸商業劇場的京劇,又如何變成「軍中文化」的代表?本文即是希望藉由對戰後四年報紙戲院廣告的搜尋,對戰後到國民政府來台的四年戲劇發展,進行補述,往前得以銜接日治以來的戲劇脈絡,往後則能對五十年代的戲劇發展,有更基礎的奠基與認識。 |
URI: | 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59734 | 其他識別: | zh-TW |
顯示於: | 戲劇學系 |
檔案 | 描述 | 大小 | 格式 | |
---|---|---|---|---|
ntu-94-R90129013-1.pdf | 23.53 kB | Adobe PDF | 檢視/開啟 |
在 IR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