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 中文
  • English

DSpace CRIS

  • DSpace logo
  • Home
  • Organizations
  • Researchers
  • Research Outputs
  • Explore by
    • Organizations
    • Researchers
    • Research Outputs
  • Academic & Publications
  • Sign in
  • 中文
  • English
  1. NTU Scholars
  2. 文學院
  3. 中國文學系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scholars.lib.ntu.edu.tw/handle/123456789/16598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許進雄en
dc.contributor雷立芬en
dc.contributor臺灣大學: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黃慧中zh
dc.creator黃慧中zh
dc.creatorHuang, Huei-Chungen
dc.date2004en
dc.date.accessioned2007-11-25T23:58:44Z-
dc.date.accessioned2018-05-29T05:46:17Z-
dc.date.available2007-11-25T23:58:44Z-
dc.date.available2018-05-29T05:46:17Z-
dc.date.issued2004-
dc.identifierzh-TWen
dc.identifier.uri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50961-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文以「祖庚、祖甲卜辭的斷代」為主題,在傳統斷代研究法的基礎上,引入「卡方檢定」(chi-square test)、「積差相關」(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k平均數法」(k-means method)及「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等統計學方法,對從《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補編》、《英國所藏甲骨集》和《懷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所收第二期卜辭材料中,進一步篩選出之具有「父丁」、「母戊」、「母辛」、「母癸」、「兄己」或「兄庚」稱謂的代表性樣本,進行一連串的量化分析,希望透過統計學的觀點,修正傳統甲骨斷代在方法上的缺失,並經由文中對實證流程與析論手法的呈現,說明「統計」這門相對科學而客觀的學科,可以如何應用在甲骨領域之中,從而對於辨別卜辭年代,做出貢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表目次與圖目次………………………………………………………………………v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3 一、分期研究:源起與重要論著簡介……………………………………3 (一)董作賓之「分期分派研究法」………………………………6 (二)李學勤之「先分類再斷代研究法」…………………………15 二、祖庚、祖甲卜辭斷代研究…………………………………………19 (一)董作賓的研究成果…………………………………………………20 (二)李學勤與彭裕商的研究成果………………………………………22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24 一、研究架構…………………………………………………………………24 二、研究假設…………………………………………………………………25 第四節 統計方法介紹…………………………………………………………25 一、卡方檢定…………………………………………………………………26 二、積差相關…………………………………………………………………27 三、k平均數法………………………………………………………………29 四、主成分分析………………………………………………………………31 五、Kappa值的計算…………………………………………………………33 第二章 斷代工作…………………………………………………………………36 第一節 樣本說明………………………………………………………………36 一、材料來源………………………………………………………………36 二、樣本選擇基準…………………………………………………………36 三、樣本來源分類一覽……………………………………………………39 四、樣本的運用與考量……………………………………………………42 第二節 所設變項說明…………………………………………………………43 一、貞人方面………………………………………………………………44 二、稱謂方面………………………………………………………………45 三、事類方面………………………………………………………………45 四、文法方面………………………………………………………………46 五、字形方面………………………………………………………………46 (一)羌(zh_TW
dc.languagezh-TWen
dc.language.isoen_US-
dc.subject卜辭en
dc.subject斷代en
dc.subject統計學en
dc.subjectstatisticsen
dc.subjectproverben
dc.subjectdatingen
dc.title從統計學觀點探討祖庚、祖甲卜辭的斷代zh
dc.type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一、傳統文獻(部內依作者姓名筆畫編排) 【經部】 (唐)孔穎達等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嘉慶二十一年阮元重刊宋版十三經注疏本) (漢)雪V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1996年,影印清嘉慶二十年經韻樓刊本) 【史部】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天工書局,1989年,影印日本原刊本) 二、現代著作 (一)中文部分(依作者姓名筆畫編排) 【三畫】 于省吾:《殷契駢枝》(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重印本) ———:《甲骨文字釋林》(臺北:大通書局,1981年重印本) 【四畫】 方述鑫:《殷虛卜辭斷代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王宇信、楊升南主編:《甲骨學一百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王保進:《統計套裝程式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心理出版社,2002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小屯南地甲骨》(上海:中華書局,1980-1983年) 【六畫】 朱歧祥:《殷墟卜辭句法論稿——對貞卜辭句型變異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朱經明:《教育統計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七畫】 吳俊德:《殷墟第三、四期甲骨斷代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 吳浩坤,潘悠:《中國甲骨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沈培:《殷墟甲骨卜辭語序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李孝定編述:《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年) 李學勤:《殷代地理簡論》(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年) ———、齊文心等編:《英國所藏甲骨集》上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宋鎮豪主編:《百年甲骨學論著目》(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 【八畫】 東洋文庫古代史研究委員會編:《東洋文庫所藏甲骨文字》(東京:東洋文庫,1979年) 林清山:《多變項分析統計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適用》(臺北:臺灣東華書局,1983年) 屈萬里:《殷虛文字甲編考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九畫】 胡光煒:《胡小石論文集三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胡厚宣:《戰後寧滬新獲甲骨集》,收入《甲骨文研究資料匯編》第16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影印1951年來熏閣書店石印本) ———:《戰後京津新獲甲骨集》,收入《甲骨文研究資料匯編》第15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影印1954年上海群聯出版社本) ———:《戰後南北所見甲骨錄》,收入《甲骨文研究資料匯編》第17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影印1957年來熏閣書店石印本) ———:《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臺北:大通書局,1972年) ———主編:《甲骨文合集材料來源表》上編第二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主編,王宇信、楊升南總審校:《甲骨文合集釋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姚孝遂、肖丁:《小屯南地甲骨考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主編:《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十畫】 姬佛陀類次,王國維考釋:《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考釋》(上海:倉聖明智大學,1918年) 島邦男著,李壽林、溫天河譯:《殷墟卜辭研究》(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孫海波:《甲骨文編》(臺北:大化書局,1982年重印本) 孫詒讓:《契文舉例》(臺北:藝文印書館,1963年重印本) 【十一畫】 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張秉權:《甲骨文與甲骨學》(臺北:國立編譯館,1988年) 郭沫若:《殷契粹編》附考釋索引(臺北:大通書局,1971年重印本) ———:《卜辭通纂》附考釋索引,收入《甲骨文研究資料匯編》第10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影印1933年東京文求堂石印本) ———主編:《甲骨文合集》(上海:中華書局,1977-1983年) 陳煒湛:《甲骨文簡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雀i雄:《殷卜辭中五種祭祀的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之二十六,1968年) ———:《卜骨上的鑿鑽形態》(臺北:藝文印書館,1973年) ———:《甲骨上鑽鑿形態的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修訂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古文諧聲字根》(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 【十二畫】 黃天樹:《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黃俊英:《多變量分析》(臺北: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1998年) 黃然偉:《殷禮考實》(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之二十三,1967年) 彭邦炯等編:《甲骨文合集補編》(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 彭昭英:《SAS與統計分析》(臺北:儒林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 彭裕商:《殷墟甲骨斷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十三畫】 葉玉森:《殷虛書契前編集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重印本) 董作賓:《殷曆譜》,原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23(1945年),後收入《董作賓先生全集》乙編第一、二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甲骨學五十年》(臺北:大陸雜誌社,1955年) ———:《甲骨學六十年》(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楊家駱主編:《定本觀堂集林》(臺北:世界書局,1964年) —————:《竹書紀年八種》(臺北:世界書局,1967年) 【十四畫】 趙民德、謝邦昌:《多變量分析》(臺北:曉園出版社,2000年) 管燮初:《殷虛甲骨刻辭的語法研究》(北京:中國科學院,1953年) 【十七畫】 韓復智主編:《傅斯年、董作賓先生百歲紀念專刊》(臺北:中國上古秦漢學會,1995年) 【十九畫】 羅振玉:《殷虛書契考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58年) 【二十畫】 嚴一萍:《鐵雲藏龜新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萍廬文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甲骨學》(臺北:藝文印書館,1991年) ———:《甲骨斷代問題》(臺北:藝文印書館,1991年) ———:《甲骨古文字研究》第一輯(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饒宗頤:《殷代貞卜人物通考》(香港:香港大學,1959年) (二)英文部分(依作者姓氏之英文字母編排) Dillon, W. R. & M. Goldstein, Multivariate Analysis:Methods and Applications(多變量分析:方法與應用)(New York : John Wiley& Sons, Inc., 1984) Hair, J.F., JR., R.E. Anderson, R.L. Tatham& W.C. Black,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多變量資料分析)(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98) Hays, W.L., Statistics, 5th edition(統計學,第五版)(Florida: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1994) Hsü Chin-hsiung, The Menzies Collection of Shang Dynasty Oracle Bones: A Catalogue(明義士收藏甲骨文字:拓片)(Toronto: Royal Ontario Museum, 1972) Hsü Chin-hsiung, The Menzies Collection of Shang Dynasty Oracle Bones: The Text(明義士收藏甲骨:釋文篇)(Toronto: Royal Ontario Museum, 1977) Hsü Chin-hsiung, Oracle Bones from the White and Other Collections(懷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Toronto: Royal Ontario Museum, 1979) 三、單篇論文 (一)中文部分(依作者姓名筆畫編排) 【三畫】 于秀清、賈雙喜、徐自強:〈甲骨的鑿鑽形態與分期斷代研究〉,《古文字研究》第6輯(1981年),頁345-379。 【六畫】 (日)伊藤道治:〈卜辭中「虛詞」之性格——以zh_TW
item.grantfulltextnone-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fulltextno fulltext-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item.languageiso639-1en_US-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Page view(s)

12
checked on Aug 12, 2020

Google ScholarTM

Check

Related Items in TAIR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臺大位居世界頂尖大學之列,為永久珍藏及向國際展現本校豐碩的研究成果及學術能量,圖書館整合機構典藏(NTUR)與學術庫(AH)不同功能平台,成為臺大學術典藏NTU scholars。期能整合研究能量、促進交流合作、保存學術產出、推廣研究成果。

To permanently archive and promote researcher profiles and scholarly works, Library integrates the services of “NTU Repository” with “Academic Hub” to form NTU Scholars.

總館學科館員 (Main Library)
醫學圖書館學科館員 (Medical Library)
社會科學院辜振甫紀念圖書館學科館員 (Social Sciences Library)

開放取用是從使用者角度提升資訊取用性的社會運動,應用在學術研究上是透過將研究著作公開供使用者自由取閱,以促進學術傳播及因應期刊訂購費用逐年攀升。同時可加速研究發展、提升研究影響力,NTU Scholars即為本校的開放取用典藏(OA Archive)平台。(點選深入了解OA)

  • 請確認所上傳的全文是原創的內容,若該文件包含部分內容的版權非匯入者所有,或由第三方贊助與合作完成,請確認該版權所有者及第三方同意提供此授權。
    Please represent that the submission is your original work, and that you have the right to grant the rights to upload.
  • 若欲上傳已出版的全文電子檔,可使用Sherpa Romeo網站查詢,以確認出版單位之版權政策。
    Please use Sherpa Romeo to find a summary of permissions that are normally given as part of each publisher's copyright transfer agreement.
  • 網站簡介 (Quickstart Guide)
  • 使用手冊 (Instruction Manual)
  • 線上預約服務 (Booking Service)
  • 方案一:臺灣大學計算機中心帳號登入
    (With C&INC Email Account)
  • 方案二:ORCID帳號登入 (With ORCID)
  • 方案一:定期更新ORCID者,以ID匯入 (Search for identifier (ORCID))
  • 方案二:自行建檔 (Default mode Submission)
  • 方案三:學科館員協助匯入 (Email worklist to subject librarians)
Build with DSpace-CRIS - Extension maintained and optimized by Logo 4SCIENCE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