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溝通教育與評估〈2/3〉
Date Issued
2003
Date
2003
Author(s)
李明濱
DOI
912516S002004
Abstract
醫療溝通品質之提升有賴於醫療技術、醫療態度、與醫療倫理的綜合發揮,
其中無不以醫病溝通為基礎。本研究之重要目的即在針對醫病溝通進行系列研
究,以期能提供醫師職業之繼續教育訓練參考,進而提升醫療品質。本研究為期
三年,第一年將以綜合醫院中引發醫療爭議之個案,對醫病溝通不滿意之門診病
患及家屬,超長住院之個案,以及因住院或疾病診治而導致適應障礙之個案,進
行質性分析,以清楚定義醫病溝通之實際問題,並藉以作為建立「醫療爭議危險
因素」及「醫病溝通品質」之簡式評量表之依據。本研究第二年旨在廣泛蒐集綜
合醫院中,以個案研究之方式,分析所有列管之醫療爭議案件其中之社會心理面
向因素,為未來醫病溝通與醫療爭議之相關醫學倫理研究與教育,奠立實証之資
料,以及台灣地區居民醫病溝通感受電話抽樣調查之基礎。本研究共蒐集醫療爭
議案件共107 件,醫療預後包括死亡及重大傷殘者佔60 件﹝56.1%﹞,輕度失能
23 件﹝21.5%﹞,無顯著傷害24 件﹝22.4%﹞。在醫療爭議溝通過程之對談及書
面資料分析中,顯著呈現知情同意過程不足之個案51 件﹝47.7%﹞,顯著醫病認
知差異者64 件﹝59.8%﹞,醫療爭議發生時,呈現顯著知情同意不足問題之個
案,其年齡顯著較知情同意充分者為高,知情同意充足與否,與醫病溝通過程中
呈現之認知差異,以及是否為死亡或重大失能顯著相關。本研究團對於系列研究
指出醫療爭議之核心因素包括:災難性預後、醫療過程之不確定性及風險、急性
期之危機處理、急性期後之治療策略溝通等。整體而言,醫病溝通之良窳以及知
情同意原則之是否落實,往往與醫療爭議之產生與事後處理之難易程度相關。
Subjects
醫療爭議
知情同意
社會心理因素
Publisher
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
Type
journal article
File(s)![Thumbnail Image]()
Loading...
Name
912516S002004.pdf
Size
162.86 KB
Format
Adobe PDF
Checksum
(MD5):0e3d100f24f1562760c4973c685e97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