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簡所呈現的重要哲學問題--關於儒道竹簡「改寫古代哲學史」的另類觀點
Date Issued
2003-07-31
Date
2003-07-31
Author(s)
陳鼓應
DOI
912411H002013
Abstract
郭店竹簡的出土引起了國際學界的關注,其中尤以竹簡是否改寫哲學史的論
題成為討論重點之一。然而多數學者不僅對於儒簡究竟如何改寫哲學史未提出充
分的論據,亦未注意到道簡在哲學史上的突破與改寫。基於此,本文分別由道簡
與儒簡所呈現的重要哲學思想,整體地對郭店竹簡究竟在哪些哲學論題中改寫了
哲學史作出分析,並提出幾點看法:
第一、老子由宇宙規模把握人生的哲學思考,是古代哲學中的首次突破。對
比之下,儒簡無任何一簡論及本體論及宇宙論層面的議題。這確認了儒家落在人
倫教化上的視界及其主導性,也呼應了筆者以往區分儒道二家主要差異的論點。
第二、儒簡的人性論,乃告子「生之謂性」的自然人性觀,而仁義思想則
呈顯出告子「仁內義外」之論。這除了說明告子的人性思想及仁義觀有重估的
必要,也說明了孟子的性善論在先秦人性思想中乃屬於歧出旁枝的論調,而由
孔子「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所提出的傾向於本能內涵的素樸人性論,經告子
「生之謂性」之自然人性觀的繼承,下經莊子「性者,生之質」以及荀子「不
事而自然」之自然本性論,方是先秦人性思想的主流思潮。
第三、除了自然人性觀,〈性自命出〉的人性論還突出尚情思想,提出了「道
始於情」的重要命題,肯定了「情」在人文世界中的核心價值。儒學發展中過
度宣揚道德絕對主義而漠視人類的情感要求,致使民族生命長期欠缺熱情與動
力,因而中國文化極需注入衝創意志及酒神精神。〈性自命出〉中所透露的生命
情調,正是古代思想中所佚失的無比寶貴之文化成素。
第四、從儒家徵引古籍時大量引用《詩》、《書》的情況來看,再一次反映
了先秦儒家重《詩》、《書》而輕《易》的傳統。以此省察在先秦哲學史上,誤
將《易》歸屬為儒家之成習,以及對《易傳》哲學思想實源於道家的忽視,顯
示出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易傳》在主體思想及其發展脈絡上與道家哲學緊密聯
繫,而與儒家思想則欠缺關聯,那麼它究竟是一獨立學派,還是屬於道家的別
派?
Subjects
郭店
告子
荀子
莊子
易
Publisher
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暨研究所
Type
report
File(s)![Thumbnail Image]()
Loading...
Name
912411H002013.pdf
Size
225.2 KB
Format
Adobe PDF
Checksum
(MD5):5c35b362c6fcd8f408f1e940a0b6f6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