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儒學與王權:從「漢字文化圈」的觀點(1/2)
Date Issued
2005-07-31
Date
2005-07-31
Author(s)
DOI
932411H002036
Abstract
本計畫之題為『東亞、儒學與王權:從「漢字文化圈」的觀點』。研究主
題如下:一、藉由比較研究,探討東亞王權的諸類型。而本文所謂東亞,是泛指
中國及其週邊的農業地帶,主要是指中國、日本、韓國與越南。而限於研究期限
與筆者能力,將以中國及日本為主,兼及韓國,若有可能則及於越南的漢文史料。
二、東亞不同的王權類型與儒學的關係。三、重新省思何謂「東亞」。四、從「漢
字文化圈」發展的角度,探討以中國皇帝制度為典範的王權概念如何藉由文字傳
播而轉換為東亞各國的王權概念與制度。
本計畫預定是二年期,第一年以儒教國家的「天下」觀與「律令制」的研究
為主軸,探討漢字與東亞王權型態的關係。經過約十個月的研究計畫的執行,有
以下結論與成果。
一、中國在先秦(確定來說,當是春秋、戰國期間)創造了一種此後東
亞普遍的政體型態,即「天下」。而「天下」不是今天所謂的全世
界,它自始即一個被限定的空間範疇,而這個範疇的特色是由漢字
所建構的。故「天下」即漢字公文交換的空間。具體的制度如「冊
封」。西元前第四世紀所成立的「律令」亦須置於「漢字公文書交
換」的角度理解之。第八世紀日本所出現的史書(如《日本書紀》)
的形成,也是「政治制度漢字化」的一環。
二、日本古代律令制亦須置於「漢字公文書交換」的角度理解,而不只
是一個法制史的課題。日本之所以建構其自身的律令制,最主要的
動力是天皇制要建立自身的漢字公文體系,或曰「政治制度漢字
化」。而天皇制之所以要建構自身的漢字公文體系則由因為天皇制
宣稱其擁有「天下」。
三、討論十九世紀前期日本水戶學派如何運用儒教的語言以創造一種
新的儒教國家以應付日本的危機。
四、執行計畫期間,完成四篇與本計畫相關的會議論文。
Subjects
東亞世界
漢字文化圈
儒教
冊封
天下
王權
律令制
Publisher
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Type
report
File(s)![Thumbnail Image]()
Loading...
Name
932411H002036.pdf
Size
131.75 KB
Format
Adobe PDF
Checksum
(MD5):c5e0c3a0e14bdd91318614d420453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