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暴力行為家庭、校園、及大眾傳播媒體之暴力
Date Issued
1998-07-31
Date
1998-07-31
Author(s)
DOI
872412H002012
Abstract
本研究以社會學習理論(Bandura, 1973)與問題行為理論(Jessor & Jessor,
1977)為基礎,探討暴力環境和心理困擾與少年暴力行為的相關性。本研究結合
量化與質性的研究方法,進行自填式團體問卷調查與個案深度訪談來蒐集研究資
料。樣本的取得則採立意抽樣,自桃園(n=513)、彰化(n=463,其中154 名為少
女)、和高雄(n=301)三所少年輔育院內的所有少年進行調查,共得樣本數為
1,277 名,在刪除年齡範圍不符合(即小於13 歲或大於18 歲者)本研究要求的
樣本後,樣本數降為1,114 人,再經剔除資料不完整者,最後共得747 份有效問
卷(桃園﹕n=277,彰化﹕n=274,高雄﹕n=196)。所得資料主要以多元線性迴歸
法(Multiple regression)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暴力環境(家庭、校園及媒體)
對台灣少年暴力行為的確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而其中又以目睹校園暴力所產生
的影響最大。本研究結果支持暴力少年是暴力環境受害者的論述,期待能提供一
些方向以發展出有效的預防與治療方案。
1977)為基礎,探討暴力環境和心理困擾與少年暴力行為的相關性。本研究結合
量化與質性的研究方法,進行自填式團體問卷調查與個案深度訪談來蒐集研究資
料。樣本的取得則採立意抽樣,自桃園(n=513)、彰化(n=463,其中154 名為少
女)、和高雄(n=301)三所少年輔育院內的所有少年進行調查,共得樣本數為
1,277 名,在刪除年齡範圍不符合(即小於13 歲或大於18 歲者)本研究要求的
樣本後,樣本數降為1,114 人,再經剔除資料不完整者,最後共得747 份有效問
卷(桃園﹕n=277,彰化﹕n=274,高雄﹕n=196)。所得資料主要以多元線性迴歸
法(Multiple regression)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暴力環境(家庭、校園及媒體)
對台灣少年暴力行為的確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而其中又以目睹校園暴力所產生
的影響最大。本研究結果支持暴力少年是暴力環境受害者的論述,期待能提供一
些方向以發展出有效的預防與治療方案。
Publisher
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暨研究所
Type
other
File(s)![Thumbnail Image]()
Loading...
Name
872412H002012.pdf
Size
27.35 KB
Format
Adobe PDF
Checksum
(MD5):dcfa57a747be991b3a44aa530dde11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