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暨研究所吳嘉苓2006-07-252018-06-282006-07-252018-06-281999-07-31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13520人工協助生殖技術對生殖政治和性別政治的影響,是近年來醫療社會學與性別研究所熱切 關注的議題。這次國科會研究計畫,我們以醫學文獻資料的分析,醫院田野觀察,醫事人員與 不孕者的深度訪談等等,探究台灣人工協助生殖科技發展的性別邏輯,以及科技對於生育自主 權的衝擊。我們主要發現,在不孕診療的層面上,不孕科技發展對於打破「生殖=女性」的傳統 生殖意識,理念上的確有突破,但是實踐上卻複製、甚至強化舊有的性別邏輯。而在科技與人 的關係上,不孕的醫療化現象,以及科技使用者對於不孕科技的反思,極不同於醫界、媒體、 大眾文化等等對於「科技造福人類」的呈現。同時,科技的精進並沒有輕易地扭轉原有的社會 權力關係,反而是對於科技的運用,必須落實在原有的權力從屬脈絡來看;這在比較男女不孕 的差異經驗,尤其明顯。application/pdf31627 bytesapplication/pdfzh-TW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暨研究所人工協助生殖科技不孕女性主義性別邏輯醫療化不孕科技、醫療化與性別政治:人工協助生殖科技在台灣對女性身體自主權的衝擊report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13520/1/882412H00201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