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陳毓文2006-07-252018-06-282006-07-252018-06-282001-07-31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13534本研究試圖從正向的觀點來檢視防止 青少年危險性行為產生的因素,主要目的 有四:一)釐清復原力的本土概念意涵與 所包含的面向,二)瞭解並釐清復原力與 保護因子之間的關係,三)找出能防止青 少年危險性行為產生的相關保護因子,以 及四)比較男女性別上可能存在的差異。 本研究共進行八個焦點團體,共計有38 位 學生參與者,並依參與者的性別與有無性 經驗來作為樣本分類標準。結果發現:在 復原力的概念意涵中,自我的肯定以及家 庭的支持與關懷是兩個很重要的面向,對 於他們面對壓力時有很重要的協助調適功 能。而復原力與保護因子之間的界線則並 不明確,他們也很難區隔兩者的不同。「對 未來的期待與規劃」,「對自我價值的肯 定」,「信仰」以及「師長和家人的勸說」 則是多數沒有性經驗團體認為影響自己不 願在此時與異性朋友發生性經驗的主要理 由。在性別比較方面,男性比女性更重視 對方的貞操,而男性也比較容易在同儕間 以與異性有過性經驗來自我吹噓,女性則 不然。研究最後則根據重要的結果進行討 論。application/pdf206227 bytesapplication/pdfzh-TW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暨研究所青少年危險性行為復原力保護因子防止青少年危險性行為產生的保護因子之探究(I)other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13534/1/892412H00203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