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田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張文洲2007-11-272018-06-282007-11-272018-06-282004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56482震波經過鬆軟土層會產生顯著的放大效應。台北盆地屬於沖積盆地,在歷次地震中均顯現出明顯的放大效應尤其是1986年5月及11月的花蓮地震,在台北盆地的災害遠大於震源區的花蓮。為了探討盆地的放大作用,本研究選取TAP067為參考測站,以雙站頻譜比法分析台北盆地之放大效應,使用之資料為西元1999年至2002年間發生的19個規模大於6.0之地震。 分析的結果顯示盆地的放大效應與基盤深度無關而受到松山層的影響很大,在週期T = 0.2秒及T = 1.2秒時,在松山及信義地區出現明顯的放大,放大倍率約4 ~ 5。至於第一振態的共振主頻也與基盤的深度無明顯關係,但與松山層厚度約略成反比的關係。 雖然選取的地震規模都大於6.0,但仍有許多測站未啟動,未來仍需收集更多記錄,以便對台北盆地所造成地震波的放大效應更加清楚。 參考測站也不盡理想,未來若能增設較佳之參考測站,並降低啟動值,使參考站能記錄大部分之地震,將有助於改進盆地震波放大的研究。摘要……………………………………………………………………I 致謝……………………………………………………………………II 目錄…………………………………………………………………III 圖目……………………………………………………………………V 表目…………………………………………………………VII 第一章 序論…………………………………………………………1 1-1 研究動機及目的…………………………………………………1 1-2 前人研究…………………………………………………………1 1-3 論文內容…………………………………………………………2 第二章 台北盆地之地質背景………………………………………3 2-1 地形及地表地質…………………………………………………3 2-2 松山層概述………………………………………………………4 2-3 基盤面型態………………………………………………………6 2-4 S波速度構造……………………………………………………6 第三章 資料來源及選擇……………………………………………16 3-1 資料來源--台灣地區自由場強地動觀測網(TSMIP)…………16 3-2 TSMIP 資料的選取……………………………………………17 3-2.1 地震資料的選取…………………………………17 3-2.2 測站的選取……………………………………………17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過程……………………………………………24 4-1 傅氏頻譜…………………………………………………………24 4-2 單站頻譜比法………………………………………………25 4-3 資料處理流程……………………………………………………26 4-3.1 cosin taper與leakage……………26 4-3.2 smooth……………………………27 4-3.3 參考站的決定…………………….…………………………27 4-4 雙站頻譜比法……………………………………………………28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44 5-1 放大倍率…………………………………………………………44 5-2共振主頻及其與松山層厚度的關係………………………………45 第六章 結論……………………………………………………………66 參考文獻…………..…………………………………………………67 附錄一、平均觀測放大倍率圖………………………………………69 附錄二、放大倍率等值圖……………………………………………8610365313 bytesapplication/pdfen-US共振頻率台北盆地,頻譜放大倍率Taipei Basinamplificationfrequence以強震紀錄分析台北盆地之震波放大thesis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56482/1/ntu-93-R91241313-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