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012024-05-13https://scholars.lib.ntu.edu.tw/handle/123456789/654976結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結核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經空氣傳播的傳染病,全球每3人中就有1人受到結核菌感染,其每年在全球造成兩百萬人死亡以及八百萬人的新興病例。造成結核病的病菌統稱為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包含M. tuberculosis、M. bovis、M. africanum,M. microti和M. canetti,其中在人體中造成結核病的最主要病菌為M. tuberculosis (MTB),其造成結核病的最主要部位為肺部,因此在臨床檢驗中最主要的檢體為病人的痰液。傳統的檢查方法以細菌培養為主,另外可利用acid-fast stain作為快速檢測方法,然而培養需花費3~8週,時間太久,且acid-fast stain的敏感度跟特異性都不夠高,因此我們希望以實驗室既有研發基礎,配合國家政策之實際需要,利用biosensor發展一個TB快速檢測系統,縮短檢測時間、節省經費並提高敏感度與特異性。此系統將包含(i)結核菌血清SPR快速檢測系統,及(ii)丙型干擾素SPR感測系統。在TB血清篩檢方面,因血清篩檢操作方便、快速,長期以來,在肺結核檢驗試劑的研究發展上佔了相當大的比重。但因為MTB所誘導出來的抗體在患者個體之間存在異質性(heterogeneity),導致傳統血清診檢法的靈敏度一直無法令人滿意。隨著越來越多MTB的特有抗原被發現,使用多種抗原所組合的血清診檢法將可以有效的提高診斷的靈敏度。本計劃將以重組基因技術選殖目前實驗室中已知反應較佳的MTB抗原,以雞尾酒混合抗原搭配SPR生物感測器平台的方式來增加偵測的速度、靈敏度及專一性,便於作大量篩檢。在丙型干擾素篩檢方面,我們可依據人體針對結核菌主動產生獲得性的免疫﹙adaptive immunity﹚的原理,利用結核菌特有的抗原(如ESAT-6與CFP-10抗原)刺激T細胞釋放細胞激素,尤其是丙型干擾素(interferon-γ),來診斷潛伏感染及活動性結核病。此外,將藉由臨床檢體的測試,輔以生物統計法來找出最佳化之cut-off值,以得到最佳化之檢測依據。本計畫將藉由所獲得之結果與經驗,發展新穎、準確、價格低廉且易於使用之TB快速檢測系統,來提升疾病早期診斷的準確度,以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之效益,並將實驗室研究成果轉化為產業的競爭力或推向產業化。丙型干擾素結核分枝桿菌表面電漿共振interferon- gamma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Development of standardized rapid Mycobacterium diagnosis platforms: serum antibody and interferon-γ det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