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璉華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劉影梅Liou, Yiing MeiYiing MeiLiou2007-11-272018-07-072007-11-272018-07-072004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55829背景:活動不足對健康的危害受到世界各國廣泛的矚目,但卻沒有一個通用的身體活動測量方法,可供進行國際間的比較,以找出預防之道。在此需求下,國際共識小組以過去七天的活動量為期,發展出國際身體活動量表,共有四套版本-自填長版、自填短版、電訪長版、及電訪短版,可跨國分析身體活動量及活動不足的原因。。 方法:量表發展期運用專家審查、田野研究及認知觀點調查法,建立國人身體活動相關概念、用語及項目的共識;透過翻譯及回翻完成國際身體活動量表台灣中文版的基本架構;並整合國內外相關研究,找出國人常見活動,進行歸類,成為本土版本獨特的內容。量表驗証期採橫斷式研究,檢驗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選擇某一包含沒落四合院及大廈並存的社區,以戶籍名冊為母體,系統抽樣選出家戶,再用戶內取樣法選出個案,由92年8月收案至11月,得到18到65歲141位個案。 經12次焦點團體專家會議,及6次書面審查,國際身體活動量表中英文版本內容效度指標分數在98%以上,語言吻合度及意思相似度的內在等級相關在0.72到0.93之間。國際身體活動量表具有良好的穩定度,以Spearman’s rho檢定相關,再測信度為「國際身體活動量表—自填長版」(0.78);「國際身體活動量表—自填短版」(0.67);「國際身體活動量表—電訪短版」(0.96),與世界各國版本差不多。三國際身體活動量表間的同時效度為0.86, 0.63, 0.88,優於世界各國。與三度空間加速器的效標效度在0.31-0.41,類似於世界各國。三國際身體活動量可以區辨出健康指標,對生化數據較為敏感;對身體活動的認知也有良好的區辨效度。並發現在提供足夠做答時間的情況下,國中以下程度個案的效標效度並沒有降低。 證明我國研發出的國際身體活動量表中文版,與其他語文的版本一樣具有信效度,可以做為比較全世界人民身體活動量的工具。電話短版可用來建立國民活動與健康的監測系統,常態地分季節了解國人的身體活動情形。自填長版或自填短版可做為成果指標,了解身體活動政策與措施的成效。 最後對國際身體活動量表提出具體建議:如在卷首加上條件式以偵測過去七天是否為典型的一週、增修題目、發展特殊族群版本、及發展活動圖卡。本研究成功地消除了國際身體活動量表可能不適用於教育程度較低族群的疑慮。目前國際身體活動量表台灣中文版已被國內學者用於各項研究,未來期待儘速完成國內身體活動盛行率調查。Background: Physical inactivity is a global concern, but diverse physical activity measures in use prevent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The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IPAQ) was developed as an instrument for cross-national monitoring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inactivity. An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Group developed two long and two short forms of the IPAQ instruments (administered by telephone interview or self-administration, with reference periods, the“last 7 days” of recalled physical activity). Methods: Under translation, back translation and 12 sections of focus group discussion; three versions of IPAQ-Taiwan and GPAQ-Taiwan version were developed. From August to November in 2003, investigators from a community were collecte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data (141 samples) by systemic and household sampling. Test-retest reliability was assessed within 3 to 21 days. Concurrent validity was assessed at the IPAQ, GPAQ, 7-D PAR, diary and TASPA, and criterion IPAQ validity was assessed against the RT3 accelerometer. Spearma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reported, based on the total reported physical activity. Results: The CVI of IPAQ-Taiwan versions were very high (higher than 0.9). The agreement coefficients between original versions and Taiwan versions were good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 0.72~0.93). Overall, the repeatable data which IPAQ questionnaires produced (Spearman’s ρ clustered around 0.67~0.96) was better than most of other samples (0.25~0.88), comparable data from short and long forms. Concurrent validity which was 0.63~0.88 comparisons with either two IPAQ, was similar with the other national data. Criterion validity had a median of about 0.31 to 0.41, which was comparable to most of other IPAQ validation studies (0.02~0.52). The reliability of telephone administration was better than the self-administered mode. Conclusions: The IPAQ-Taiwan versions have acceptable measurement properties, at least they are as good as other established the other versions of IPAQ and measure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of self-reported. The study proved that the criteria validity coefficients coming from the subjects of lower education level did not decrease; therefore, IPAQ can be used to measure their level of physical activity. Considering the community base samples in this study, IPAQ-Taiwan version has reasonable measurement properties for monitoring population levels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18 to 65 years old adults, the short IPAQ (Taiwan version) form is recommended for national monitoring and the long (Taiwan version) form is also recommended for research.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3 第一章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5 第一節 身體活動不足是國際重要的健康問題…………………5 第二節 身體活動的測量與國際比較之重要性…………………8 第三節 醫療人員在身體活動促進上的責任……………………9 第二章 文獻查證……………………………………………… …11 第一節 身體活動的概念……………………………… …11 第二節 測量的概念…………………………………………30 第三節 身體活動的測量…………………………………………30 第四節 國人常見的身體活動……………………………………40 第五節 國人身體活動的強度……………………………………42 第六節 量表的選用與評值………………………………………48 第七節 身體活動量表的評值……………………………………55 第八節 不同文字版本量表的發展………………………………6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6 第一節 研究架構…………………………………………………66 第二節 研究目的…………………………………………………71 第三節 研究問題…………………………………………………71 第四節 研究方法…………………………………………………72 第五節 名詞界定…………………………………………………73 第六節 研究對象…………………………………………………75 第七節 研究步驟及流程…………………………………………77 第八節 研究工具…………………………………………………82 第九節 收案流程………………………………………… ……96 第十節 統計方法…………………………………………………99 第四章 結果………………………………………………………103 第一節 身體活動強度的中文詞句的選擇……………………..103 第二節 國人常見身體活動的收集……………………………..108 第三節 國人常見身體活動的歸類……………………………..110 第四節 量表的翻譯及回翻……………………………………..112 第五節 內容效度檢定…………………………………………..113 第六節 前測及文化適應性的調整……………………………..118 第七節 抽樣及收案情形………………………………………..119 第八節 樣本個人屬性與世界各國的比較……………………..124 第九節 身體活動量表的描述性統計…………………………..127 第十節 樣本在各身體活動量表所得之身體活動量的比較…..134 第十一節 再測信度……………………………………………..143 第十二節 同時效度……………………………………………..150 第十三節 效標關聯效度………………………………………..155 第十四節 區辨效度……………………………………………..157 第十五節 不同組別主客觀身體活動測量方法的相關………..163 第五章 討論…………………………………………………… 174 第一節 國人身體活動相關概念、用語、項目及常見的身體活 動強度的共識………………………………………… 174 第二節 樣本的選擇及意義……………………………………..176 第三節 內在等級相關與斯皮爾曼等級相關的選擇及使用時機 ………………….…………………………...................178 第四節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台灣中文版再測信度的評析……..179 第五節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台灣中文版內容效度的評析……..181 第六節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台灣中文版同時效度的評析……..182 第七節…國際身體活動量表台灣中文版效標關聯效度的評析..183 第八節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台灣中文版區辨效度的評析…... 185 第九節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台灣中文版三個版本的建議及運用 186 第十節 自陳式身體活動量表高估身體活動耗能的分析…... 18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90 第一節 結論……...…...………...………...………………190 第二節 應用……………………….………...………........191 第三節 創新與限制...………...………...………………...195 第四節 建議事項...…...………...………...………………198 參考文獻…..………………………………………………..…. 200 附錄..…...……………………………………………………….247 附件一:專家名冊……………………………………………248 附件二:專家意見-以IPAQ台灣活動量調查量表電訪短版為 例..……..……………...…….…...……….…………..…. 250 附件三:同意臨床實驗証明書………………………………258 附件四:IPAQ台灣活動量調查研究訪員訓練研習營訪員手冊 ..……..………………………....……….…………..…. 261 前言……..……………………….……….…..…… 263 健康體能的重要性及專業人員的角色…………………264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的背景及展望………………………265 身體活動量表的發展與應用………………………… 265 三度空間加速器的使用……………….……….…..…267 調查訪視之標準化過程……………….……….…..…268 訪視流程.……………………………………………… 271 義工使用通知單……………………………………… 273 訪員標準作業程序…………………………………… 274 訪視用物……………………………………………… 276 研究工具……………………………………………… 278 七日身體活動回顧量表……………………………… 279 教育程度等級及職業分類…………………………… 282 職業標準分類………………………………………… 283 訪視前通知書………………………………………… 288 約訪回條……………………………………………… 289 訪視海報……………………………………………… 290 生化數據:OGTT、胰島素、血脂測量……………… 291 身體質量、生命徵象、體重身高、腰圍臀圍、攜帶式血 糖血脂測量值....……….……………….…..…………….. 292 研究說明書、量表………………………………….. 298 附件五:前測用量表……………………………………… 299 附件六:健康體適能檢測操作手冊……………………… 301 附件七:正式施測的量表及單張………………………… 311 研究說明書(給個案)………………………………… 312 研究同意書(給個案)………………………………… 314 IPAQ台灣活動量調查自填量表……………………… 314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自填長版.………………… 317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自填短版.………………… 325 全球身體活動量表………………………………… 328 IPAQ台灣活動量調查訪談量表……………………… 334 影響身體活動環境量表…………………………… 335 三度空間加速器使用說……………………………… 349 研究合約……………………………………………… 350 聯安診所健康體適能檢測通知單…………………… 352 身體活動日…………………………………………… 353 七日身體活動回顧量表後測………………………… 355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電訪短版……………………… 356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電訪短版後測………………… 362 IPAQ台灣活動量調查自填量表後測………………… 368 附件八:英文版原始量表、及之回翻英文量表十五種… 384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自填長版英文原稿……………… 385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自填長版獨立回翻英文一……… 392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自填長版獨立回翻英文二版…… 401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自填短版英文原稿……………… 408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自填短版獨立回翻英文一版…… 410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自訪短版獨立回翻英文二版…… 413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電填短版英文原稿……………… 416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電填短版獨立回翻英文一版…… 421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電訪短版獨立回翻英文二版…… 426 全球身體活動量表英文原稿………………………… 431 全球身體活動量表獨立回翻英文一版……………… 434 全球身體活動量表獨立回翻英文二版…………… 438 影響身體活動環境量表英文原稿..………………… 442 影響身體活動環境量表獨立回翻英文一版………… 452 影響身體活動環境量表獨立回翻英文二版………… 458 圖 次 圖2.1 信效度檢驗流程…..…………………………………..…..…....64 圖3.1 Pender 健康促進模式的內容架構…………………………….69 圖3.2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信效度檢定收集資料示意圖……………..70 圖3.3 研究步驟….……...…………………….……..………………...79 圖3.4 研究流程…………………………………………………….….81 圖3.5 問卷收取時間…..……………………………………………....96 圖3.6 資料收集時點圖…………………………………………..........98 圖4.1 抽樣及收案情形……………………………………………....121 圖4.2 各身體活動測量工具所得之總身體活動量之盒鬚圖………142 圖4.3 各身體活動測量工具所得之中等費力以上身體活動量之盒 鬚圖……………………...…………………..…………………142 圖4.4 過去七天與三個月身體活動量的比較………………………144 圖4.5 各國在自填長版總身體活動量的前後測信度的比較………147 圖4.6 各國在自填短版總身體活動量的前後測信度的比較………149 圖4.7 各國在電訪短版總身體活動量的前後測信度的比較………149 圖4.8 不同國家身體活動問卷與三度空間加速器的效標效度比較 …………………...…………………..………………………..156 圖4.9 不同教育組別在不同身體活動測量工具所得中等以上身體 活動量的比較……………...…………………..………………165 圖4.10 不同身體活動組別在不同身體活動測量工具所得中等以上 身體活動量的比較……………...…………………………..…169 圖4.11 不同性別在不同身體活動測量工具所得中等以上身體活動 量的比較……………...……………………………………..…171 圖4.12 不同年齡組別在不同身體活動測量工具所得中等以上身體 活動量的比較………...……………………………………..…173 表 次 表1.1 我國身體活動促進的相關政策…………………………………6 表2.1 身體活動的建議………………………..……………………....15 表2.2 國人身體活動參與率的相關調查………………….………….21 表2.3 身體活動量的測量定義的分析………………………………..23 表2.4 影響成人身體活動的重要決定因子…………………………..25 表2.5 影響身體活動因素的理論模式………………………………..28 表2.6 不同特質測量身體活動的主要方法……………………….….32 表2.7 測量身體活動方法的實施考量………………………………..33 表2.8 身體活動強度的等級分類……………………………………..34 表2.9 各種身體活動量表的信、效度比較…………………………..39 表2.10 休閒健身活動次數分配表…………………….……………….41 表2.11 國人常從事的身體活動………………………………………..42 表2.12 身體活動建議…………………………………………………..43 表2.13 各身體活動的評估…………………………………………..…44 表2.14 身體活動自覺能力量表………………………………………..45 表2.15 不同身體活動強度的例子………………………...…..……….46 表2.16 不同身體活動方式的能量消耗評估…………………………..47 表2.17 MOSPA量表的分析、評價標準……………………..………55 表2.18 八種活動測量方法可測得面向的比較………………………..59 表3.1 身體活動程度與教育程度配額取樣表……...………………...78 表3.2 性別、年齡組別的配額取樣表………………………...…..….78 表3.3 各身體活動量表活動項目能量消耗的代謝當量數值……......88 表3.4 研究量表的面向分析…………………………………………..90 表3.5 研究量表的信、效度檢定分數…………………………….….92 表3.6 信效度的檢驗計畫……………………………………………102 表4.1 physical activity、vigorous、moderate中文譯名的選擇……..105 表4.2 不同身體活動度民眾對vigorous、moderate中文譯名的選 擇……………………………………………………………….107 表4.3 不同教育程度民眾對vigorous、moderate中文譯名的選擇…107 表4.4 國人常從事的身體活動…………………………………...….109 表4.5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自填長版五個版本的比較…...……….112 表4.6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自填長版內容效度分析……....………114 表4.7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自填短版內容效度分析.…........……...115 表4.8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電話短版內容效度分析……....……....116 表4.9 全球身體活動量表內容效度分析……………….………..….117 表4.10 年齡、性別配額取樣結果……………………………….……122 表4.11 身體活動程度、教育程度配額取樣結果……………….……122 表4.12 樣本與母體間的性別的同質性考驗……………….………...123 表4.13 樣本與母體間的教育程度的同質性考驗……………………123 表4.14 樣本與母體間的年齡組別的同質性考驗……………………123 表4.15 個案個人屬性資料………………………………...………….124 表4.16 樣本基本資料與各國之比較…………………………………126 表4.17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及全球身體活動量表的各變項定義……127 表4.18 自填長版所得過去七天身體活動時間描述性統計…… ..130 表4.19 自填短版所得過去七天身體活動時間描述性統計………..132 表4.20 電訪短版所得過去七天身體活動時間描述性統計………..133 表4.21 樣本未達身體活動推薦量的百分比…………………… ...134 表4.22 各國際身體活動量表所得之過去七天身體活動代謝當量和 的平均數……………………………………………………….135 表4.23 各國際身體活動量表前後測所得之每天身體活動能量的平 均數…………………………………………………………….136 表4.24 各身體活動量表及測量工具的各變項定義…………...….…138 表4.25 各身體活動測量方法所得平均每日身體活動能量消耗的描 述性統計………….……………………………………………139 表4.26 各國際身體活動量表所得平均每日身體活動能量消耗的描 述性統計………….……………………………………………140 表4.27 身體活動量表不同強度前後測信度的比較…………………145 表4.28 身體活動量表不同身體活動種類前後測信度的比較………145 表4.29 各國身體活動量表—自填長版前後測相關的比較.………...146 表4.30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自填短版、電話短版前後測相關的比較…………………………………………………...…………..148 表4.31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短版、長版的同時效度………………….151 表4.32 不同身體活動量表及身體活動測量上同時效度前測的比較153 表4.33 不同身體活動量表及身體活動測量上同時效度後測的比較154 表4.34 不同國家身體活動量表與三度空間加速器的效標效度比較156 表4.35 每週150分鐘以上中等費力身體活動對健康體適能的區辨 效度……………..………………..…………………………….159 表4.36 每週150分鐘以上中等費力身體活動對肥胖指標的區辨效度………………..………………..…………………………….160 表4.37 每週150分鐘以上中等費力身體活動對生化數據的區辨效度………………..………………..…………………………….161 表4.38 每週150分鐘以上中等費力身體活動對身體活動認知的區 辨效度…………..……………..……………………………….162 表4.39 不同教育組別在不同身體活動測量工具所得中等以上身體 活動量的描述性統計……………………….……………….164 表4.40 不同組別國際身體活動量表效標效度係數比較…………166 表4.41 不同教育程度組別之國際身體活動量表效標效度係數標準 化後的比較及差異檢定…….…………………………..166 表4.42 教育程度與量表完成方式不同組別在自填長版的效標關聯 效度係數比較.....…….....……………………………………...167 表4.43 不同身體活動組別在不同身體活動測量工具所得中等以上 身體活動量的描述性統計......……....………………….……..168 表4.44 不同性別在不同身體活動測量工具所得中等以上身體活動 量的描述性統計……………………………………………170 表4.45 不同年齡組別在不同身體活動測量工具所得中等以上身體 活動量的描述性統計..………………………………………...172 表5.1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高估身體活動量的分析…………………189 表6.1 國內目前運用國際身體活動量表的研究…………………1911700175 bytesapplication/pdfen-US國際身體活動量表心理計量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盛行率調查身體活動psychometric testingInternational Prevalence Study (IPS)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physical activity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IPAQ)國際身體活動量表台灣中文版之發展與信效度驗證Development and Verification of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Taiwan Versionother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55829/1/ntu-93-D88426002-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