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昭懿2006-07-262018-07-082006-07-262018-07-082005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25650淋巴水腫是乳癌治療後常見的後遺症,除了影響美觀,還造成病患不適、功 能限制等問題, 因此值得重視。常見的治療方式為減腫脹淋巴治療法 (Decongestive lymphatic therapy),包含皮膚照護、徒手淋巴引流、運動與壓 縮治療。在台灣濕熱的天氣中,傳統使用繃帶的壓縮治療非常不舒服,使病患的 配合意願不高。肌內效貼布(Kinesio Taping, K-tape)為物理治療領域中新興的 治療方式,臨床上試用於治療腫脹之效果良好,但相關臨床研究非常有限,使 K-tape 進一步的推廣與應用受到限制。本研究之目的為(一)探討肌內效貼布 對於皮下空隙與血流的影響;(二)評估淋巴水腫評估方法包括周長測量法與排 水體積測量法的信度。方法:(一)30 名健康受試者,貼紮上肢前後,利用超音 波評估其皮下間隙厚度、血液流速的變化,以配對的t 檢定(paired t-test)檢定貼 紮前後之差異;(二)以16 名健康受試者,32 上肢探討周長測量法與排水測量 法之測試者內(intra-rater) 及測試者間(inter-rater) 信度, 以類組間相關 (intraclass correlation)檢定其信度。結果:(一)皮膚至淺層筋膜及皮膚至深 層筋膜兩部分的厚度在貼紮前後是有顯著差異的(p<0.05),血液流速的部分,在 皮下5mm 深度,血流流速在貼紮前後及貼紮前與貼紮且運動後均有顯著差異 (p<0.05);(二)上肢排水體積測量法之測試者間與測試者內再測相關係數(ICC) 皆達0.99 以上(p<0.05),而周長測量法之測試者間與測試者內的再測相關係數 也有0.98 以上(p<0.05)。結論:(一)貼紮肌內效貼布後皮下空隙與血流皆有顯 著改變;(二)上肢排水體積測量法與周長測量法之信度良好。application/pdf1943428 bytesapplication/pdfzh-TW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暨研究所淋巴水腫評估肌內效貼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淋巴水腫之治療—肌內效貼布之應用journal article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25650/1/932314B00211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