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治邦 博士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高麗淨Kao, Li-ChingLi-ChingKao2007-11-272018-06-282007-11-272018-06-282007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570181990年代開放新銀行的設立,造成國內銀行家數過多,形成過度競爭, 台灣金融業目前的發展劣勢即在於金融業同質性偏高,獲利空間有限。因此,蔚然興起的銀行合併風潮儼然成為國內解決銀行業困境之不可避免的手段。然而,合併雙方對換股比率的認定若能取得協議,則整個併購案之成功機率將大為提昇。而購併換股比率之評價可謂並沒有絕對標準,由於國內缺乏具公信力的換股比率訂定原則,使得換股比率可以昨是而今非,其價值可高可低,極易被運用做為炒作及利益輸送的工具。 本文旨在探討銀行間合併換股比率之決定因素,不同於過去以金控公司及旗下各子公司合併為主要對象之研究主題,以複迴歸方法分析各財務指標及非財務指標與所決定之換股比率之間呈現何種關係,瞭解受到高度管制的銀行業,如何從合併談判過程中訂出一個適當並能為合併雙方股東所能接受的換股比率,藉由主併者與被併者之各項指標有無顯著差異,進一步歸納出主併者與被併者之特質。 實證結果顯示,在財務因素方面,銀行在合併前的獲利性、流動性等各方面表現愈佳時,則成為主併銀行的機率愈大;銀行每股淨值與換股比率呈正向關係,且具統計顯著性。此意謂銀行每股淨值愈高,愈有助於提升其議價能力。而在非財務因素方面,銀行營業據點集中都會區程度與換股比率亦具統計顯著性,且呈正向關係。因此,現階段分行據點仍為銀行提供各項金融商品與服務的主要通路,故有其經濟價值,營業據點集中都會區之程度愈高,亦成為換股比率加碼與提高合併談判籌碼因素之一。The offering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M&A)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aiwan are commonly made through stock-for-stock exchanges. One important issue is to assess whether the acquiring firm offers a reasonable price to the target firm, which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interests of both firms’ shareholders. This thesis collects 20 cases of M&A of banking institutions in Taiwan from February 2002 to June 2007. It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decisions regarding exchange offerings, employs regress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se cases,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practice, and finally draws some suggestions.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change ratios and key factors from both the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perspectives. It shows that the financial perspective is not the only factor in deciding the exchange ratio. Instead, both the book value and the number of branches in urban areas of target firms exhibit significantly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number of stocks of the acquiring firm which per unit stock of the target firm can exchange.目 次 謝 辭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 次 IV 表  次 VI 圖  次 VII 第壹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動機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流程 7 第四節 研究架構 9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購併相關概念 10 一、購併的定義及類型 10 二、購併的支付方式與流程 16 第二節 購併評價方法 18 一、國外文獻 18 二、國內文獻 20 第三節 金融業合併換股之相關實證研究 25 ㄧ、國外文獻 25 二、國內文獻 26 三、換股比率模型與計算原理 36 四、主併公司與被併公司特質之相關文獻 38 第叁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資料來源 41 一、研究對象 41 二、資料來源 43 第二節 研究變數與操作性定義 44 一、研究變數之選取 44 二、研究變數之操作型定義 45 第肆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53 第一節 敘述統計分析 53 一、各變數敘述性分析 57 二、主併者與被併者之各變數敘述性分析 59 第二節 各自變數間之相關性分析 62 第三節 迴歸分析之結果 64 一、實證模式 64 二、實證結果分析 6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6 第一節 結論 66 第二節 建議 70 一、對金融監理之芻議 70 二、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71 第三節 研究限制 72 參考文獻 73 表  次 表1-1 台灣金融服務業SWOT分析 4 表 2-1 國外學者提出之評價模式之彙整分類 18 表 2-2 理論評價模式主要評價方法之適用性比較 21 表 2-3 換股比率評價方法與因素相關文獻 33 表3-1 研究樣本銀行 41 表3-2 本研究所採用之財務指標變數彙總表 49 表4-1 全部樣本之原始資料彙總 53 表4-2 樣本銀行營業據點集中都會區程度之原始資料彙總 55 表4-3 各變數之相對比率資料彙總 57 表4-4 所有樣本各變數之敘述統計量 58 表4-5 主併者各變數敘述性分析 59 表4-6 被併者各變數敘述性分析 60 表 4-7 自變數間相關係數分析結果 62 表 4-8 各自變數對換股比率影響之複迴歸分析結果 64 表5-1 對換股比率具顯著影響之財務因素實證彙總 68 表5-2 對換股比率具顯著影響之非財務因素實證彙總 69 圖  次 圖1-1 各國前五大銀行市占率 3 圖1-2 本國14家金控公司資產規模 3 圖 1-3 研究流程 8 圖2-1 吸收合併示意圖 11 圖2-2 新設合併示意圖 11 圖 2-3 股權收購示意圖 13 圖 2-4 股權收購示意圖 13 圖 2-5 企業合併流程圖 17 圖 2-6 理論評價模式 20663865 bytesapplication/pdfen-US換股比率銀行合併企業評價Exchange RatioBank MergersEnterprise Valuation台灣銀行業合併換股比率影響因素之探討The Empirical Study on Evaluation of Stock Exchange Rate for Banking Institutionsthesis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57018/1/ntu-96-P94341018-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