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達德2006-07-252018-07-102006-07-252018-07-101998-07-31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10412本計畫以不同品種之牡蠣胚體與卵為 對象,建立實用化之低溫保存程序並探討 影響保存程序的因子。本年度為三年計畫 之第二年,分別進行了國內與國外牡蠣胚 體與卵的低溫保存程序比較研究,同時建 立所試驗之牡蠣胚體與卵之低溫凍結特性 基本資料。由荷蘭、法國、美國與加拿大 進口之巨牡蠣胚體經低溫保存後,目前已 可以穩定得到75%以上之存活率,影響低 溫保存的主要因子在於牡蠣卵與精子的品 質。本研究中亦測試了甘油、乙二醇、丙 二醇與DMSO等不同種類冷凍保護劑與冷 凍速率對於冷凍後存活率之影響。在相同 冷凍條件下,甘油的使用顯示較佳的冷凍 保存效果。目標為建立實用的牡蠣低溫保存程序並進 行不同品種間低溫保存程序的比較分析, 同時配合臺灣省水產試驗所養殖系趙乃賢 博士之「歐美亞品種之三倍體牡蠣比較研 究」計畫與臺灣省水產試驗所東港分所鄭 金華博士之「中法牡蠣之雜交育種實驗」 計畫,建立試驗研究之相互支援。有關牡 蠣胚體的低溫保存研究,我國已有相application/pdf49561 bytesapplication/pdfzh-TW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暨研究所低溫保存牡蠣胚體與卵不同品種牡蠣卵與胚體低溫保存程序之比較研究(二)report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10412/1/872313B00210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