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岳生許志雄李炳南臺灣大學:陳佳慧Chen, Chia-HuiChia-HuiChen2007-11-272018-06-282007-11-272018-06-282006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57009和平乃人民長久以來所企求的,在人類的歷史中,不斷上演戰爭與和平的戲碼,如何達到和平無戰爭的狀態,始終是人類欲達到的理想境界。人類雖堅信和平意識,然而此意識的存在是否可以說是一種『神話』呢?和平主義有實現的可能性嗎?和平能否成為人權之一環?在台灣有複雜的歷史因素,兩岸的緊張關係,更隨著中國反分裂法的制定有升高的趨勢,近日國會中更有軍購案、和促法制定的爭端,凸顯出兩岸問題與國家安全的複雜程度。和平是目前多數人民的心聲,然而如何和平解決紛爭,如何止戰,如何創造和平架構,這是大家對於台灣前途最引頸企盼的路線。為此,環顧國內外情勢,國際潮流紛紛朝向和平的方向邁進,和平為人類所共同慾求的最終目標,筆者乃決定嘗試以和平為出發點,考量日本憲法第九條的精神與運作實態,探討和平在台灣適用的可能性以及台灣是否能成為一個和平憲法的國家?同時,鑑於此課題的重要性,擬以和平憲法之可能性為主題,副標題則是以日本憲法第九條為鑑,進行一系列的探討,以期釐清有關和平主義的相關議題,並收拋磚引玉之效。故在問題的陳述方面,顧及研究的目的與特殊見解,乃以下列子議題的探討過程與問題的鋪陳,作為問題陳述的方式。其子議題,分別如下: (1) 探討和平的原理與哲學基礎 (2) 探討和平、憲法與人權的互動關係—和平生存權的衍生 (3) 探討和平與民主政治的實踐—以日本憲法第九條為鑑 (4) 探討我國和平原理的實踐與方式—和平憲法之可能性Peace is what people's always longing for, nevertheless, the state of war and the state of peace are in constant alternation during human's history. Therefore, to build a world of peace free from war is an ideal for man. Knowing that people insist on the importance of peace consciousness, however, the peace consciousness could it just be a "myth" after all ? Is there any possibility of making the pacifism eventually come true ? Could peace become a part of human rights ? The fact is that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have been deteriorated due to the set-up of China's anti-secession law ; some controversial issues have become a source of conflicts in the Congress - such as arms procurement or the peace promotion law ; moreover, it exists certain complicated historical factors in Taiwan. All the issues mentioned above show up the complexity of the cross-strait issue and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As we know, the majority of people want to keep the peace they enjoy now, so to settle disputes via peaceful way instead of making war, and to build up a framework of peace for Taiwan’s future have become the most concerned issues. Meanwhil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ends to embrace peace, that is to say peace has become the ultimate goal of mankind. The author here tries to use the notion of peace as the base of discussion, then extends the discussion to the sprit as well as the practice of the Article 9 of Japan’s Constitution, to see if there’s any possibility of making and applying a peace constitution in Taiwan, and to clarify some related issues of pacifism. To develop the up-coming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use the following sub-titles : (1) The theory and philosophical fundament of peace. (2)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ace, constitution and human rights – the derivative of the right to live in peace. (3) The practice of peace and democracy - Article 9 of Japan's Constitution as a reference. (4) The practice of peace theory in our country and its way – the possibility of making a peace constitution.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用語說明—和平 10 第三節 研究途徑、方法與文獻評論 15 一、研究途徑、方法與範圍 15 二、文獻評論 17 第四節 論文的架構與章節 21 一、構成研究架構的要件、步驟 21 二、章節重點說明 24 第二章 和平理念與人權保障 27 第一節 和平理念的哲學基礎 29 一、伊拉斯莫斯的「和平訴求」 29 二、康德的「永久和平論」 32 三、托爾斯泰的和平思想 40 四、甘地的非暴力和平主義 45 第二節 正戰論—和平的殺手或推手? 51 一、正戰論的意義 52 二、正戰論中的「理想戰爭型態」 55 三、正戰論的「困境」 63 第三節 和平理念與基本人權的交互關係 65 一、國際潮流中和平理念的體現 66 二、和平與人權 69 三、和平與性別 72 結語 78 第三章 和平憲法模式的討論 81 第一節 和平權在人權譜系的序位與價值 82 一、國際社會與和平權的進展 83 二、作為「人權」的「和平權」 88 三、「和平權」的內容 91 第二節 中立國的和平比較研究 92 一、永久中立國家的類型 93 二、日本是否為非武裝中立國 99 三、傳統永久中立國的和平保障政策 102 第三節 和平憲法的建構與推動 110 一、和平憲法的基本元素 110 二、由「國家安全保障」轉變為「人類安全保障」 123 三、與「人道介入論」的關係 129 四、以和平權為基礎的和平追求 138 結語 141 第四章 和平憲法典範的形成 145 第一節 日本憲法第九條的歷史性 147 一、日本憲法的和平思想 147 二、制定日本憲法第九條時的社會意識 151 三、日本憲法中和平主義的精神 156 第二節 日本憲法第九條的意識構造 161 一、放棄戰爭 163 二、放棄武力的行使與武力威嚇 165 三、廢除軍備 166 四、不承認交戰的權利 168 第三節 日本憲法第九條的解釋論爭 171 一、放棄一切戰爭及戰力論說 171 二、特定的不放棄戰爭與戰力論說 175 三、否定一切戰爭、戰力的和平保障論說 180 四、自衛權的論爭 184 第四節 和平生存權在日本的應用 189 一、將第九條詮釋為「和平生存權」保障的可能性 190 二、和平生存權的意義 196 三、和平生存權的保障態樣 200 結語 205 第五章 和平憲法與立憲主義的乖離 209 第一節 憲法第九條裁判的相關判例 212 一、砂川事件(1959年) 213 二、惠庭事件(1967年) 218 三、長沼事件(1973年) 221 四、百里基地訴訟(1977年) 226 第二節 海外派兵與國際合作 231 一、政府對海外派兵見解的變遷 233 二、參與聯合國維持和平活動 236 三、參與聯合國軍隊、多國籍軍隊 244 四、基於周邊事態法、恐怖行動對策法的後援派遣 248 第三節 日本憲法第九條的修憲論與護憲論 253 一、第一次修憲動態及護憲運動(1950年) 254 二、第二次修憲動態及護憲運動(1960年) 256 三、第三次修憲動態(1980年代) 258 四、第四次修憲動態及主張(1990年) 261 五、第五次修憲動態及現狀(2000年) 266 結語 274 第六章 和平憲法的新方向 277 第一節 放棄戰爭與非武裝之論辯 278 一、放棄戰爭的相關論說 278 二、拒絕戰爭的權利 284 三、非武裝下的和平困境 287 第二節 和平國家的模式(和平憲法的建構) 289 一、和平國家具備的基本條件 290 二、和平文化的主體 294 三、理想與現實妥協下的和平國家模式 299 第三節 台灣實施和平憲法的可能性 302 一、和平權入憲的理由 302 二、台灣成為和平國家的可能性 305 結語 308 第七章 結論 311 第一節 從憲法的觀點論和平 311 第二節 研究發現與結果 317 第三節 檢討與展望 323 附錄文件一:<<人民和平權利宣言>> 325 附錄文件二:<<非洲人權和民族權憲章>> 326 附錄文件三:<<亞洲人權憲章>> 338 附錄文件四:<<日本憲法>> 357 附錄文件五:<<聯合國憲章>> 375 參考文獻 401 一、英文資料 401 二、中文資料 404 三、日文資料 409 四、相關網路資源 4461541603 bytesapplication/pdfen-US憲法和平和平權日本憲法第九條和平憲法constitutionpeaceright to peacepeace constitution[SDGs]SDG16論和平憲法之可能性—以日本憲法第九條為鑑The possibility of making a peace constitution in Taiwan – the Article 9 of Japan's Constitution as a referencethesis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57009/1/ntu-95-D86341002-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