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教授:陳顯武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林靜瑜Lin, Ching-YuChing-YuLin2014-11-282018-06-282014-11-282018-06-282014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262970中文摘要 罰鍰是環境執法工具中使用最方便及頻繁的手段,裁處罰鍰時除須引用環保法規為依據外,決定罰鍰額度時並應就裁量基準所規範的各項審酌因素綜合考量。但受限部分環保法規法定之罰鍰額度過低,或裁量基準的審酌因素規範未為完整及不符合行政罰法規定,致使違法者、獲取不法利益者實施違法行為而未受合理的制裁,顯有失衡。亦即環境執法之處罰,如無法發揮剝奪不法利益的功能,無助於實現環境保護目的。 本文透過環保法規與行政罰法的關聯,瞭解罰鍰在環境裁罰的定位,環境罰鍰裁量基準在法律上的意義,裁量基準所規範的審酌因素是否符合行政罰法的規定。另一方面,不法利得作為罰鍰應審酌因素之一及追繳的要件,分析國際環境執法趨勢,環保機關應如何設計及運用在實際裁罰中,及司法機關後續的審查態度,最後提出「不法利得」為例外補充的使用手段,惟有修法提高罰鍰額度上限,才能真正解決問題,以期符合環境正義。口試委員會審定書...........................................i 誌謝......................................................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一項 研究動機...................................1 第二項 研究目的...................................4 第二節 文獻回顧.......................................5 第一項 裁量基準的性質.............................5 第二項 裁量基準與行政規則.........................6 第三項 裁量基準與行政裁量類型化...................8 第四項 罰鍰與裁量基準的審酌因素...................8 第五項 裁量基準的司法審查.........................9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11 第一項 研究範圍..................................11 第二項 研究限制..................................11 第四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12 第一項 研究途徑..................................12 第二項 研究方法..................................12 第一款 文獻分析法............................12 第二款 實務分析法............................12 第三款 比較分析法............................13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13 第一項 研究架構..................................13 第二項 章節安排..................................15 第二章 罰鍰在環境法之功能................................17 第一節 環境問題與環境法..............................17 第一項 環境的概念................................17 第二項 環境問題的界定............................19 第三項 環境法的體系..............................20 第一款 環境法的類型..........................20 第二款 體系的建構............................21 第二節 面對環境問題的法律責任........................23 第一項 民事侵權行為機制..........................24 第二項 刑事處罰機制..............................27 第三項 行政管制及處罰機制........................28 第一款 行政管制..............................29 第二款 行政處罰..............................31 第三節 環境行政處罰..................................31 第一項 環境行政刑罰..............................31 第二項 環境秩序罰................................32 第三項 環境執行罰................................34 第四項 環境懲戒罰................................34 第四節 環境罰鍰的意涵................................36 第一項 罰鍰的意義與功能..........................36 第一款 罰鍰的意義............................37 第二款 罰鍰的功能............................38 第二項 罰鍰額度與比例原則適用與衍生..............38 第一款 罰鍰額度..............................39 第二款 比例原則的適用........................41 第三款 一行為不二罰原則......................43 第三項 罰鍰在環境執法工具的運用..................45 第一款 環境罰鍰的統計分析....................45 第二款 環境法之連續處罰......................47 第五節 小結..........................................51 第三章 環境法上裁量基準..................................53 第一節 行政裁量的概念................................53 第一項 行政裁量的起源............................54 第二項 行政裁量的意義............................55 第二節 裁量基準的法律意涵............................56 第一項 裁量基準的名稱............................56 第二項 裁量基準的功能............................57 第三項 裁量基準的性質............................59 第三節 裁量基準的適法性..............................62 第一項 裁量基準的界限............................62 第一款 外部界限..............................63 第二款 內部界限..............................63 第二項 裁量基準的瑕疵............................64 第一款 裁量逾越..............................65 第二款 裁量怠惰..............................65 第三款 裁量濫用..............................67 第四節 裁量基準的效力................................69 第一項 對行政機關................................69 第二項 對人民....................................70 第三項 對法院....................................72 第一款 裁量基準對法院的拘束力................72 第二款 裁量基準的司法控制....................73 第三款 法院的審查密度........................74 第五節 小結..........................................75 第四章 環境罰鍰之審酌因素................................77 第一節 我國行政罰法..................................77 第一項 行政罰法第18條的審酌因素.................77 第二項 行政罰法與裁量基準的適用關係..............80 第一款 基本法................................81 第二款 普通法................................82 第二節 德國違反秩序罰法..............................83 第一項 違反秩序罰法的審酌因素....................84 第二項 德國與我國規定的不同......................87 第三節 美國水污染防治法規............................88 第一項 聯邦清潔水法..............................88 第一款 清潔水法的審酌因素....................88 第二款 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違反清潔水法案....93 第二項 加州水污法................................94 第一款 加州水污法的審酌因素..................95 第二款 馬立布天堂流動房屋公園違反加州水污法案97 第四節 審酌因素在我國環保法規的落實.................100 第一項 所生影響.................................104 第二項 應受責難程度.............................105 第三項 因違反行政法上義務所得之利益.............105 第四項 其他因素.................................107 第五節 小結.........................................108 第五章 不法利得之追繳...................................111 第一節 環境法的責任類型與裁罰主體...................111 第一項 環境法的責任類型.........................111 第一款 行為責任.............................112 第二款 狀態責任.............................112 第二項 環境裁罰的責任主體.......................113 第一款 自然人...............................113 第二款 法人.................................115 第三款 非法人團體...........................115 第四款 其他組織.............................116 第五款 機關或其他公法組織...................116 第二節 追繳的法律意涵與比較...........................117 第一項 德國違反秩序罰法的追繳...................117 第一款 追繳類型.............................118 第二款 追繳範圍.............................118 第二項 我國行政罰法的追繳.......................119 第一款 追繳類型.............................119 第二款 追繳範圍.............................121 第三項 審酌加重與追繳的比較.....................123 第一款 立法目的.............................123 第二款 行政處分的性質.......................124 第三款 利益範圍的認定.......................125 第四款 兩者的適用順序.......................125 第五款 兩者的救濟途徑.......................126 第三節 不法利得追繳的案例分析.......................127 第一項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9年度訴字第707號判決..128 第一款 判決摘要.............................128 第二款 評析.................................131 第二項 臺北高等法行政法院 99年度訴字第2451號判決.......................................134 第一款 判決摘要.............................134 第二款 評析.................................136 第四節 不法利得審酌加重的案例分析...................139 第一項 國內案例.................................139 第一款 省道十九甲線拓寬改善計畫違反環境影響估法案...................................139 第二款 雲林恆家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違反水污染防治法案...................................140 第三款 中油高雄廠利用雨天報備方式偷排廢污水案...................................142 第四款 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第三期發展區(后里基地-后里農場部分)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違反環境影響評估法案.......................143 第二項 花蓮和平電廠違反環境影響評估法及空氣污染防制法案....................................143 第一款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1年度訴字第1982號判決摘要..............................145 第二款 評析................................148 第五節 小結.........................................15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53 參考文獻.................................................1577897599 bytesapplication/pdf論文使用權限:不同意授權罰鍰裁量基準不法利得行政罰法第18條行政罰法第20條環境罰鍰裁量基準之研究—兼論不法利得之追繳A Study on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Standard under Environmental Fines —And the Confiscation of Illegal Benefitsthesis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262970/1/ntu-103-P99341007-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