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12024-05-18https://scholars.lib.ntu.edu.tw/handle/123456789/701967摘要:登革熱是台灣重要的法定傳染病,目前並無免疫接種之預防方法,也無有效的藥物來治療登革熱 傳染病;而埃及班蚊是傳播登革熱重要的病媒蚊,唯一有效的防治登革熱傳染為阻斷病媒蚊傳播 途徑。例如孳生源清除、生物防治法、誘殺法和化學防治法等方法消滅病媒斑蚊。然而在緊急防 治時唯有殺蟲劑奏效最快,為了避免登革熱疫情的發生與擴散,政府通常只能大量且經常性的使 用殺蟲劑防治病媒蚊,造成病媒蚊對各類藥劑產生抗藥性的情況日趨嚴重,故需建立病媒蚊抗藥 性的標準檢測系統,定期地針對野外的病媒蚊族群對各種殺蟲劑的感受性加以檢測,以便作為長 期監測病媒蚊抗藥性,以提供病媒性疾病防治的參考,並選擇使用有效的防治藥劑,才不會導致 防治失敗。由於不同種類的殺蟲劑其抗藥性產生的機制不盡相同,所以之前的研究工作絕大多數 都是針對一種或少數種類的殺蟲劑進行野外族群抗藥性的分析,有鑑於此,本計畫的目的有二, 第一是建立快速且能夠同時偵測多種殺蟲劑 (包括除蟲菊、有機氯、有機磷與氨機甲酸鹽) 抗藥 性的方法,希望能夠大量減少生物檢測的野外蚊蟲樣本需求及縮短檢測時間;我們將以分子 (從 核酸層面) 的分析方法針對埃及斑蚊的三種基因,包括sodium channel、Acetylcholinesterase (AChH)、Glutathione-S-tranferase (GSH) 等比較其在抗性與感性品系表現的差異,藉此得知野外 家蚊族群中對各種類殺蟲劑抗藥性的程度;第二是分析埃及斑蚊生活史中的不同時期 (幼蟲、蛹 與成蟲) 的抗藥基因,由於在野外族群採到的樣本大都是幼蟲或蛹,而且這些時期因無法飛行所 以最容易接觸到藥劑而篩選出抗藥性,,因此從即時監測的角度來看也是不容忽視的;這個部份 我們將嘗試建立埃及斑蚊基因體的微陣列(microarray)的分埃及班蚊抗藥性基因體微陣列分析病媒蚊抗藥性基因資料庫建置及流行病學即時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