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堂賢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戴怡芸Tai, Yi-YunYi-YunTai2007-11-252018-07-092007-11-252018-07-092004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50070台灣地區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之建設及營運即將實施,依其規劃係於現行收費站區幾何條件不變下,將部分人工收費車道改成ETC車道,逐漸實施全面電子收費,區段收費之收費機制也將隨電子收費之實施之後轉換為里程收費,但政府在未來若要全面實施電子收費並執行里程收費,則公佈全面實施的前提必然為電子收費在市場之佔有率已達一定的比例,而此比例亦影響到未來營運商之營運結果,該如何達成將會是ETC營運商一重要的課題。 ETC營運商未來行銷策略規劃為電子收費系統一重要課題,當ETC營運商欲達到設定之通行量的水準時,則民眾對車機可接受之售價則比其他類型的車機售價低才可以達到此通行量,此為ETC營運商在未來推廣電子收費系統時一個相當重要的考量,民眾使用ETC的成本將會影響ETC使用率。 本研究探討國內、外高速公路收費站之傳統人工收費與電子收費之發展、收費機制之調控及費率。建立一個市場調控機制來決定首年之行銷模式及求得行銷結果。研究政府、ETC營運商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及效益分析。 而要達成首年81,649,178車次的通行量水準,則必須將ETC之使用成本訂在37.72元,而獲利的情形為-165,514,656元,而在使用成本37.72元的情況下,當通行費訂為36元/次,而在此銷售之價格水準下,營運十五年之NPV值為8,793,468,355及IRR值為20.619%,車機售價的水準可為1,377元,若車機售價為1000元,通行費則訂為36.4736元/次,若車機售價為500元,通行費則訂為37.10元/次,若車機為免費,通行費則訂為37.72元/次。第一章緒論 1 1.1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研究範圍與目的 2 1.3研究方法 3 1.4研究架構與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8 2.1國外電子收費系統之發展 8 2.1.1國際電子收費技術 8 2.1.2ETC之應用實例 9 2.2民間參與模式回顧 11 2.2.1民間參與之財務規劃 11 2.2.2民間參與計畫分析-悠遊卡 12 2.3激勵報酬模式回顧 15 2.4最佳控制理論 15 2.4.1連續時間系統的最佳控制 16 2.4.2泛函求極值變分法 17 2.5本章小結 23 第三章 ETC營運商之營運情形模擬 24 3.1高速公路現況分析 24 3.1.1國道路線範圍與新建計畫 24 3.1.2高速公路交通量現況分析及預估 27 3.2 ETC營運商之營運情形模擬 33 3.2.1電子收費系統規劃 33 3.2.2 ETC營運商各項基本假設 34 3.2.3 ETC成本分析 37 3.2.4 效益分析 39 3.2.5模擬結果分析 40 3.3 ETC需求探討 42 3.4本章小結 44 第四章 激勵報酬模式構建與求解 45 4.1前言 45 4.2 ETC營運商及交通管理部門間的對應關係探討 46 4.2.1ETC營運商 46 4.2.2ETC營運商與交通管理部門的關係 47 4.3ETC營運商報酬模式 48 4.3.1模式構建 48 4.3.2各類型報酬模式的求解 52 4.4本章小結 60 第五章 需求調查及需求函數分析 61 5.1問卷設計 61 5.1.1問卷內容 61 5.1.2問卷調查 61 5.2資料彙整分析 63 5.2.1問卷結果統計 63 5.2.2交叉分析 69 5.3ETC需求函數 79 5.3.1需求函數分析 80 5.3.2統計迴歸分析 84 5.3.3ETC需求函數的推導 85 5.4本章小結 87 第六章 促銷市場效益分析及整體財務影響 89 6.1模式參數探討 89 6.2ETC營運商市場效益分析 90 6.3市場敏感度分析 100 6.3.1「類型三」參數敏感度分析 100 6.3.2回饋金起算基準點敏感度分析 105 6.4 ETC營運商策略規劃 107 6.4.1車機行銷規劃 107 6.4.2卡片推廣計畫 108 6.5本章小結 111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12 7.1結論 112 7.2建議 113en-US最佳控制模式行銷策略電子收費系統optimal control modelmarketing strategyETC高速公路ETC施行下將區段收費改為里程收費之過度市場調控機制研究marketing strategy of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