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冬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施玉雯Shih, Yu-WenYu-WenShih2007-11-272018-05-292007-11-272018-05-292006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56261《文煥堂指譜》為目前所見最早的南管出版曲簿,本文主要探討一百五十年前之《文煥堂指譜》的記譜法,並以南管出版曲簿及相關之手抄本為主,進行南管記譜歷史之演進初探。 第二章就古譜學面向研究《文煥堂指譜》的版式、刻印背景,驗證《文煥堂指譜》之刊印時間、校刻及釐清三個收藏本間之時序關係,確定同治年間有刊行,且胡紅波先生藏本為後來修訂之複刻本。 第三章比較各曲簿之序文、曲牌及曲目內容,瞭解南管各出版曲簿之編者背景、版本特性及其文本之場域關係,並呈現歷時性南管曲簿在音樂概念及內容上的演進。比較資料主要以《文煥堂指譜》、《南音指譜》、《泉南指譜重編》、《閩南音樂指譜全集》等曲簿分析其歷時性曲調名稱的精化現象,推測音樂概念區分越明顯,便易出現新的名詞相對應。 第四章以圖例羅列並詮釋《文煥堂指譜》與出版曲簿之記譜法,呈現古譜的譜字及琵琶技法與後代曲簿之不同的特色。包括其記譜格式、撩拍、琵琶指法(如ﺎ→凡→凣)的演變。 第五章探討口傳心受背景下南管記譜運作的思維模式,並由《文煥堂指譜》與1846 年抄寫的《道光指譜》及其他曲簿之記譜法比對,以及煥本的曲調門類名稱與音樂內容,相較於其他出版曲簿,具有上下承接的時代性意義作為佐證,確定《文煥堂指譜》所採用的底本是古譜,與後代曲簿有明顯的場域落差。其次,以符號學觀點中「能指」與「所指」之概念分析南管記譜符號的演變,呈現《文煥堂指譜》在記譜歷史中的四項特色:「單一符號,多重所指」、「描述性與相對性」及「偏向文字譜」、「記譜較為簡略」。最後分析不同曲簿中,特定琵琶記譜符號(休止符、全跳、緊點挑)之演化過程,如全跳、半跳符號的使用,在概念上可分為民間俗寫的數字符號、指法名稱及實際琵琶指法三個系統。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範圍 5 第三節 文獻回顧 9 第四節 研究材料與方法 17 第二章 《文煥堂指譜》之版本研究 23 第一節 《文煥堂指譜》之版本及其來源 23 一、《文煥堂初刻指譜》 24 二、《文煥堂指譜》 24 三、《清刻文煥堂指譜》 25 四、《文煥堂初刻指譜》卷三本 26 第二節 《文煥堂指譜》之版式 27 第三節 《文煥堂指譜》之刊印背景及年代 30 一、《文煥堂指譜》之刻印背景 30 二、《文煥堂指譜》之刊印年代 35 第四節 《文煥堂指譜》二收藏本卷三之比對 41 一、兩個收藏本相同之處 41 二、兩個收藏本不同之處 43 小結 45 第三章《文煥堂指譜》與其他出版曲簿序文及曲牌之比較 47 第一節 南管出版曲簿之版本類型 48 第二節 《文煥堂指譜》與其他出版曲簿之序文比較 54 一、場域認知 54 二、底本來源 55 三、編輯目的及校勘情形 59 第三節 指套標題節次及銜接用語 62 一、指套標題、節次 62 二、曲目銜接用語 63 第四節 曲調門類名稱之演變 65 一、曲調門類名稱之混用 65 二、滾門的形成 71 第五節 曲牌名稱及曲目銜接內容 73 一、內容相同,分節形式不同 74 二、內容不同 76 小結 81 第四章 《文煥堂指譜》與其他出版曲簿之記譜法比較 83 第一節 南管記譜法之譜式差異 83 一、「歌詞文本」之型式 84 二、「音樂文本」之譜式 85 第二節 《文煥堂指譜》之記譜法 90 一、譜式 90 二、撩拍 91 三、琵琶指法與譜字 99 第三節 《文煥堂指譜》與其他出版曲簿之譜字比較 103 一、個別譜字所代表的音 103 二、不同音域的表達方式 106 三、臨時記號或暗示調性的表達方式 110 四、涉及演奏指法之譜字 113 第四節 《文煥堂指譜》琵琶指法的詮釋 125 一、琵琶指法的名稱與符號 125 二、琵琶指法的不同詮釋 151 三、其他 156 第五節 《文煥堂大譜》之記譜法 162 一、大譜的記法參差不齊 162 二、大譜內容之演變 165 三、大譜的琵琶指法 171 小結 173 第五章 《文煥堂指譜》在南管曲簿中之歷史定位 175 第一節 口傳心受的傳習模式 176 一、教授方式 177 二、學習方式 178 三、社會型態 179 第二節 由《文煥堂指譜》看南管記譜符號意義系統的擴增與轉變 181 一、符號系統概念的建立 181 二、由煥本看文字譜與符號譜之定義與轉化 187 第三節 由記譜法推斷煥本為古譜 196 一、煥本琵琶指法表及譜式所透露的訊息 196 二、以《袖針寫本道光指譜》為佐證 197 第四節 《文煥堂指譜》在南管記譜史上的特色 202 一、南管指套的形成與階段 202 二、琵琶指法演變的軌跡 214 第六章 結論 231 參考文獻 237 附錄 24910634528 bytesapplication/pdfen-US南管《文煥堂指譜》記譜法工〤譜曲牌指套符號學古譜學場域NanguanWenhuantang Fingering Notation NotationThe Gongche NotationQupeiZi SuiteSemioticsMusical PalaeographyChamps《文煥堂指譜》記譜法研究—兼論南管記譜概念之演變Study of Notation in The Wenhuantang Fingering Notation:Transformation of Nanguan Notation Concept Revisitedother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56261/1/ntu-95-R92144006-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