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研究所指導教授: 孫中興梁凱涵Liang, Kai-HanKai-HanLiang2017-03-032018-06-282017-03-032018-06-282015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273622本研究旨在勾勒出台灣近十年來文化等領域中一重要的轉向:「個體」與「生活」等概念在我們理解各種事情的方式中越來越重要。本文聚焦在台灣當前現代詩人的活動上,提供一具體微觀的例子。基於「敘事社會學」與「符象互動論」的觀點,本研究視詩人在「講座」中的言談為「敘事」,透過敘事來掌握人理解時間中經驗的方式。本研究認為,當前台灣現代詩人以一種手法上聚焦在『個體、生活、人際、自我』的微觀的『敘事』來理解「創作」這項社會行動;本研究的主要篇幅是歸納描述此敘事認知模式的內容。這樣的思考方式與過往的詩人有所不同,本研究從「商業化」、「網路」與「台灣文學體制化」三個社會環境的因素來解釋其轉變,並在符象互動論的意義上探究其影響與意義。最後,本研究對相關學術研究者慣常使用Bourdieu理論的方式亦有探討。3370673 bytesapplication/pdf論文公開時間: 2016/2/15論文使用權限: 同意有償授權(權利金給回饋學校)敘事社會學符象互動論社會世界日常生活台灣現代詩sociology of narrativesymbolic interactionismsocial worldseveryday lifemodern Taiwanese poetry詩生活╱私生活--現代詩人的「生活敘事」Poetic Life/Personal Life--Life Narrative"" of Modern Taiwanese Poets""thesis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273622/1/ntu-104-R01325010-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