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012024-05-17https://scholars.lib.ntu.edu.tw/handle/123456789/680372摘要:自民國92年間第一次發現疑似紅火蟻入侵農地案件,並經鑑定確認為入侵紅火蟻(Red imported fire ant, RIFA; Solenopsis invicta)後,全台各地便陸續爆發入侵紅火蟻的發生,目前已迅速擴及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新竹縣、嘉義縣、苗栗縣、宜蘭縣等七縣市,其中包括教育部所轄各級學校館所,超過萬名教職員生安全遭受嚴重威脅。入侵紅火蟻由於具有社會性及強烈的攻擊性,一旦有人畜接觸其領域即會迅速引發群體攻擊,透過尾端螫針及大量酸性毒液的注入,受螫者會感受到如火燒般疼痛且會出現類似灼傷後的水泡,火蟻的名稱便是由此而來。火蟻毒液中含有的蛋白會對極少數人引起嚴重過敏,根據統計指出,約有15%的人被螫後會引發局部嚴重的過敏反應,而約有2%的人會產生嚴重的系統性反應而造成過敏性休克,甚至導致死亡,入侵紅火蟻的危險性可見一斑。有鑒於通報遭到紅火蟻入侵的各級學校館所數目日增,擬配合教育部委託提出成立「防治入侵紅火蟻北區輔導團」計畫,以協助北部地區(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新竹縣、新竹市、基隆市、宜蘭縣、花蓮縣、金門縣、連江縣)境內教育部所轄各級學校館所相關工作的推展。北區輔導團擬編制具昆蟲學專業背景之博士後研究員一名、碩士級專任助理三名、學士級專任助理一名、三專級專任助理一名以及臨時工一名。教育部防治入侵紅火蟻(96/1-2)教育部防治入侵紅火蟻北區輔導團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