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華昌宜2006-07-252018-06-292006-07-252018-06-291998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13645中國大陸自1978 年開始經濟改革開 放以來,引起的社會﹑文化與環境的影響 是多層面且深入的。我們所感興趣的是地 方之空間發展如何因應演變?而影響空間 發展的機制又如何?故本研究擬藉由對上 海城市發展過程中相關體制變遷的歷時性 分析,探討於社會主義背景下之意識型 態、制度、空間實踐等三者在不同時空脈 絡下的關係,尤其是對土地所有權或使用 權看待方式的轉變是在何種情境下、如何 被塑造出來,並進一步影響到區域的空間 發展。另一方面則藉由觀察改革開放後為 因應經濟發展的需求而調整的政府職能與 權責劃分的轉變,暸解在不同階段制度的 變遷受到哪些環境因素的影響;討論國家 如何透過對立法、財政、規劃等制度的放 權﹑收權以形塑政策執行的制度環境,以 及在不同環境下政策如何落實到地方。換 言之,本研究即在探討上海在社會主義市 場經濟的規劃體制下,近年來的區域空間 發展與土地使用之規劃管理、地方財政、 企業改革及行政體制的關係。 然後以上海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就改 革開放後北京的空間發展與相關體制的變 遷做現象觀察與城市空間發展背後機制的 探討,希望從不同城市的發展脈絡中進一 步檢視及修正以往的研究(第二年計畫)。選 擇北京的意義在於其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首都,以其為研究社會主義國家相關理 論與實踐的主體,應具有相當的代表性。application/pdf60897 bytesapplication/pdfzh-TW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大陸上海城鄉發展城市規 劃土地使用行政體制經濟改革開放後上海區域的空間發展與相關體制變遷之研究report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13645/1/872415H00204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