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正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吳美燕Wu, Mei-YenMei-YenWu2007-11-272018-06-282007-11-272018-06-282006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58329台灣的基金市場發展始於民國72年,至今已逾20年,有別於坊間與基金相關投資理財報導,本研究以文獻分析及深度報導的方式,針對基金產業、債券型基金,以及主管機關政策探討為討論主題,以「聯合投信事件」做為分水嶺,深度研究金融事件與主管機關政策的關連性與發展。 「聯合投信事件」對我國基金市場發展影響重大,本研究探討主題鎖定「聯合投信事件與債券型基金」的問題,也分析不同管理政策對產業的影響。希望讀者能藉由本研究,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基金產業。更期許能從討論主管機關的政策中,整理主管機關、業者、媒體這三個角度的平衡點。 做為學術研究與深度報導,本研究讓「聯合投信事件」躍然紙上,藉以討論金融風暴中主管機關的角色,更使債券型基金的病灶現形,為主管機關施行的每一政策作最充分的總體檢。 本研究不以基金績效作排名而專注討論債券型基金、聯合投信事件、主管機關政策,是國內少數針對這些議題作時間推演及歷史橫軸脈絡報導的研究文本。 本研究針對單一金融事件引發的金融問題做探討,由於研究時間有限,未能將每一個問題都納入討論。不過,讀者如果想要知道「債券型基金」與「聯合投信事件」的關連性與其後發展,本研究可提供基礎意見與評析。第一部份 理論暨研究主題 1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三節 研究主題 8 第四節 本研究預期之貢獻 11 第五節 小結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相關名詞解釋 14 第二節 與債券型基金相關之文獻探討與分析 19 第三節 與金融危機相關之文獻探討與分析 34 第四節 文獻探討小結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8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8 第二節 資料分析 38 第三節 深度報導 39 第四節 訪談名單 39 第二部分深度報導 41 第一章 聯合投信事件始末 43 第一節 聯合投信事件 43 第二節 債券型基金vs.投信公司 55 第三節 債券型基金缺乏管理是「聯合投信事件」的遠因 60 第四節 美國開始升息是「聯合投信事件」爆發的近因 63 第二章 主管機關的管理 66 第一節 證期會vs.中央銀行 66 第二節 金管會時期 68 第三節 債券型基金管理現況 73 第三章 投信業的大變革 78 第一節 債券型基金轉型 78 第二節 投信公司轉型 80 第三節 投信公司與債券型基金現況 82 第三部分研究結論與檢討 86 第一章 研究發現與結論 86 第一節 研究發現 86 第二節 研究結論 93 第二章 研究貢獻與限制 96 第一節 研究貢獻 96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98 參考書目 100 一、中文參考文獻 100 中文論文、著作 100 中文報紙 102 二、西文參考文獻 103 三、網路文獻、網站 104 圖表目錄 表一:民國94年12月底止,國內各類型基金種類、規模 2 表二:債券型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之比較 17 表三:問題公司債處理規範中之有問題公司債列表 25 表四:受訪者名單 40 表五:2005年12月管理規模前10大投信與其債券型基金規模比較 57 表六:2004年12月管理規模前10大投信與其債券型基金規模比較 58 表七:2003年12月管理規模前10大投信與其債券型基金規模比較 58 表八:金管會提出債券型基金的七道防線 69 表九:金管會主導投信業者解決結構式商品的方式 70 表十:債券型基金分流方案一覽 75 表十一:2004年度及2005年度投信募集固定收益收商品一覽 82 表十二:投資海外的債券基金比一比 83 表十三:國內各類型債券基金曾經清算╱合併╱移轉的紀錄: 85en-US聯合投信債券型基金金管會金融危機Bond FundSFBFSCFinancial Crisis主管機關管理債券型基金政策之探討-從「聯合投信事件」談起The Research of Regulator's Policy of Bond Fund Management-from United Investment Trust Event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