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發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吳啟訥Wu, ZheZheWu2007-11-282018-05-292007-11-282018-05-292006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5959220世紀初以來,伴隨外來影響的增加,新疆的突厥語穆斯林住民的民族意識逐漸覺醒。繼1933年南疆右翼穆斯林民族主義者建立的喀什東突厥斯坦共和國失敗後,1944年,北疆的左翼突厥穆斯林民族主義者在蘇聯支持下,於伊寧建立了獨立的東突厥斯坦伊斯蘭人民共和國。1946年,中華民國政府與蘇聯和伊寧三方進行折衝談判,伊寧方面同意取消其國號,加入新疆聯合省政府。但國民政府軍與伊寧民族軍一直對峙到1949年終。 1949年10月,中共在蘇聯支持下,接收了新疆。中共利用國民政府留在新疆的軍事與政治遺產,同時以承認伊寧方面革命盟友的地位,加上一系列社會改革運動為手段,選拔出忠於新政權的本地民族幹部,統合在其「黨-國家」體制之內,鞏固了它在新疆統治的基礎。 中共更利用推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封堵了前伊寧集團民族主義要求民族權利之口;同時藉由建立省級以下各級民族區域自治地方,達成了「眾建以分其勢」的效果。從根本上而言,中共仍需利用經濟整合、駐軍屯田和移入漢族居民的手段,追求永久控制新疆的目標。 受到俄-蘇帝國在中亞擴張政策歷史上延續下來的某種極限的限制,蘇聯在新疆的影響日趨減弱。 然而,伴隨中國對新疆控制的加強,本地民族的民族主義情緒也同步上升,對抗中共統治的活動從未止歇。此一過程仍處在進行狀態中。緒論…………………………………………………………1 第一章 外來控制與綠洲反控制模式的形成與演化…………………………..58 第一節 背景………………………………………………………58 第二節 18世紀中期以前的模式…………………………………61 第三節 乾隆模式…………………………………………………….....77 第二章 近代新疆的兩種獨立……………………………………………......105 第一節 楊增新、金樹仁主導的政治獨立……………………………108 第二節 俄蘇在新疆的角色與影響:1860 – 1943……………………118 第三節 突厥民族主義與1933年的突厥穆斯林獨立運動………....147 第四節 盛世才的政治獨立………………………………………......171 第五節 國民政府謀求控制新疆的過程:1928 – 1943………….…..181 第三章 國民政府治新政策及處理與莫斯科、伊寧及中共關係的過程: 1944 — 1949…………………………………………………….…...189 第一節 影響國民政府新疆政策制定和伊寧事變的外在因素 ——莫斯科的亞洲戰略…………………………………..…194 第二節 國民政府治理新疆政策的三次轉折………………………..201 第三節 國民政府和新疆軍政當局突破困局的最後努力………..…237 第四節 中國內戰局勢的轉折與蘇聯延續在新疆利益的政治運作.246 第五節 新疆控制權從國民政府轉交到中共政權手中……………251 小 結 國民政府控制新疆的限制與遺產…………………………258 第四章 伊寧政權………………………………………………………….…261 第一節 蘇聯支持下的東突厥斯坦解放運動及其軍事行動………263 第二節 東突厥斯坦伊斯蘭人民共和國的施政措施………………289 第三節 建國道路的中斷……………………………………………307 第四節 伊寧革命者在戰場之外的進行的戰役……………………313 第五節 聯合省政府停止運作後的伊寧政權與左翼民族主義政治組織 ……………………………………………………………….339 第五章 近代中國民族政策的演化與中共的新疆經驗……………………354 第一節 近代中國民族思想與中國政府民族政策的演化………….354 第二節 中共少數民族觀念與政策的演化………………………….376 第三節 中共的新疆經驗:1934 — 1949……………………………404 第四節 中共在蘇聯主導下接收新疆……………………………….422 第五節 動員、準備:以承繼中華民國的領土和政治遺產為目標431 第六章 中共政權在新疆的建立與鞏固…………………………………………439 第一節 中共各級黨組織和基層政權的建立…………………………443 第二節 改造兩支軍隊的不同手段……………………………………462 第三節 黨委、黨員與行政部門、幹部問題:誰說了算?…………484 第七章 中共社會改革政策在新疆的相對和緩版本………………………..525 第一節 農業區的「減租反霸」與「土地改革」………………..531 第二節 牧區社會改革政策的溫和微調…………………………..551 第三節 「三反」、「五反」運動和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566 第八章 從「加盟共和國」到「民族區域自治」…………………………571 第一節 伊寧「東突厥斯坦伊斯蘭人民共和國」的命運…………..572 第二節 伊寧對北京的抗拒與期待………………………...…………577 第三節 中共新疆分局的焦慮和對策………………………….….… 593 第四節 北京的回應………………………………………...………...598 第五節 北京強硬底線之下的微弱彈性………………………..……610 第九章 中共民族區域自治與行政區劃手段並用的效用……………………623 第一節 中共建政初期行政區劃調整的政治動機與新疆的機會...625 第二節 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廣泛推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調整行政區劃的整體政治效應:1947 – 1965……………… 640 第三節 新疆與「三區」:各級「民族區域自治」地方行政區劃的調整與共產黨機構的調整,1953 – 1954…………………… 650 第十章 確保中國控制的終極手段……………………………………….… 664 第一節 經濟與政治整合……………………………………………665 第二節 生產隊:屯墾戍邊模式的複製與進化……………………676 第三節 戰鬥隊、工作隊:作為國家整合、主權確認工具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683 第四節 作為「內部殖民」有效管道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695 第十一章 中共在新疆宗教與民族政策的轉化及其後果…………………707 第一節 宗教政策的後果:清真寺由黨管理,信仰自理…………710 第二節 「反對大漢族主義」………………………………………722 第三節 1956 - 1957年的轉折……………………………….……728 第四節 「反擊右派」與「反對地方民族主義」運動期間的激進政策………………………………………………………….…735 第五節 大躍進與人民公社化………………………………………743 第六節 以「反修」為中心的新的幹部政策………………………757 第七節 伊塔危機:大躍進與蘇聯雙重影響下的產物……………764 結論…………………………………………………………………………………776 一、新疆突厥語穆斯林的民族認同.........................................................776 二、國際競爭..............................................................................................783 三、國民政府的蘇聯政策、中共政策和新疆政策................................785 四、共產主義政權並不執著於意識形態….……………………………787 五、中共對新疆的控制與整合.................................................................789 六、近代中國控制新疆的戰略得失.........................................................794 七、 展望………………………………………………………………….79521175710 bytesapplication/pdfen-US新疆民族認同民族主義蘇聯中亞政策伊寧事變中國革命中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Xinjiangethnic identitynationalismSoviet UnionCentral Asian PolicyYining incidentChinese Revolution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新疆:民族認同、國際競爭與中國革命,1944 – 1962Xinjiang:Ethnic Identit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Chinese Revolution, 1944 – 1962thesis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59592/1/ntu-95-D86123006-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