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012024-05-18https://scholars.lib.ntu.edu.tw/handle/123456789/709132摘要:惠棟為清代乾嘉學派吳派鼻祖,以標榜漢學,開啟一代風氣。唯學術界對其評價不一,且所論多偏於經學或學術史之範疇,然而,惠棟對清代訓詁學之興盛實具倡導之功,故本計畫擬從訓詁學之角度重新探究惠棟之學。惠氏著述之中,《九經古義》不僅為其經學主張、經學實踐之具體成果,且於〈述首〉明確揭示其治學主張—「經之義存乎訓」,從而引導乾嘉學術之基本方向。故《古義》實可視為探究惠氏學術之鑰,本計畫因鎖定其為研治對象。 本計畫之內容主要著重於探討三大問題︰一、所謂「古義」究指何義?二、惠氏對漢學之態度究竟為何?其所標榜之「漢學」又為何?三、惠氏對清代學術,尤其對段玉裁、王念孫諸家學術之影響又為何?因此諸問題關係清代學術及訓詁學之發展演變脈絡,故擬詳加探究之。 至於本計畫之具體研究方法與步驟,包括︰全面蒐集、分析《古義》訓詁所引用之材料;歸納、整理《古義》之訓詁術語,以進行其術語之研究;歸結《古義》術語所呈現之現象,並進而檢視其中所反映惠氏訓詁之基本方法與觀念;比較惠氏與漢儒及其他乾嘉學者訓詁之異同,以觀其在訓詁學發展史上之意義與地位。 因此,本計畫預期對惠棟個人之學術、清代學術史及訓詁學史之研究皆將有所裨惠棟九經古義訓詁乾嘉學派惠棟訓詁學研究—以《九經古義》為主要考察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