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012024-05-17https://scholars.lib.ntu.edu.tw/handle/123456789/679244摘要:〈岡倉天心「東洋覺醒」與「亞洲一體論」的思想轉化〉 岡倉天心出身在與日本「文明開化」有深厚淵源的橫濱,正值亞洲文明與西洋文明碰撞的時代,他開創東京美術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遠赴中國、印度、歐美考察,為日本美學研究的先驅者以及近代美術評論家,對於明治以後美術概念的形成及人才培育有深遠的影響。岡倉天心在日俄戰爭前夕以英文撰寫《東洋の目覚め》(The Awakening of the East,1902),主要目的在介紹近世及近代日本歷史給外國人,提出「歐洲的光榮即是亞洲的屈辱」之概念,認為西洋文明等於機械式的歐洲科學,與東洋(亞洲)的理想(藝術)是對立的觀念,強調日本能發展成近代社會,非受西洋文明影響,是由日本傳統的學問應運而生。換言之,江戶時代幕府的官學(朱子學)、古學派的思想精神、陽明學派的實踐主義、國學(日本學)派的尊王思想以及賴山陽(1780-1832)歷史的精神等學問的相互激盪、衝擊之下,促使德川幕府的封建體制解體,岡倉天心認為這才是近代日本形成的原動力。此外,岡倉天心於1903(明治36)年在英國倫敦出版《東洋の理想》(The ideal of the Eas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art of Japan)一書,主要在詮釋亞洲文明,其序言中出現的「亞洲一體論」曾被捲入日本「大東亞共榮圈」與戰爭的漩渦之中,這個理念與多數日本人接受的福澤諭吉(1835-1901)之「脫亞論」(1885)有不同的解釋,引起當時亞洲各國高度的關注。 本文擬探討岡倉天心於《東洋の目覚め》、《東洋の理想》、《日本の目覚め》等著作對東西洋文明的評述,分析其思想體系中出現的「王道」與「覇道」理念,亞洲的和平與愛的精神之價值觀,進而論述其對儒教、佛教、道教思想的詮釋以及思想轉化等問題。岡倉天心東洋覺醒亞洲一體論拔尖計畫【子計畫7-近代日本新學問的形成與傳統儒學思想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