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貞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林聖超Lin, Sheng-ChaoSheng-ChaoLin2007-11-282018-06-292007-11-282018-06-292006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59066在台灣,稻農對於品種的選擇仍多以高產出及易於栽培管理為主,因此,不易提升產地品種特色與品質,且對市售國產稻米價格之引導亦形成阻礙。面對進口稻米的強力競爭,提昇國產米品質與競爭力,是政府與糧食業者刻不容緩的課題。從94年度起,農委會推動「建置良質米產銷專業區」計畫,輔導糧商與農戶簽訂契約,並精確掌握稻米消費市場的需求,希望透過稻米產銷一體的營運機制,建立以計劃生產引導產業發展,降低產銷成本,提升台灣稻米品質及內外銷市場競爭力。故本研究以建構隨機邊界利潤函數作為分析工具,去比較產銷專業區裡的輔導契作稻農和一般稻農間的利潤效率,並針對其中影響的因素作一詳細的探討。 本研究利用超越對數函數建立隨機邊界利潤模型,分別估計契作農、一般農和台灣整體稻農的利潤函數估計結果,引導出各變動投入價格、固定投入和產出價格對於利潤效率的影響,並找出其中影響無效率的因子,最後再根據契作稻農和一般稻農所求算出來的效率值做一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以台灣整體稻農來看,透過管理上的重整,可以增進輔導契約農戶22%的利潤,以及一般農戶30%的利潤,所以平均來說契作戶的利潤效率會比一般戶高。其中平均年齡小、擁有自己的土地、專營稻米栽種的農場主,會有較好的利潤效率。除此之外,可以發現台灣稻農整體來說,以北部地區有較好的利潤效率。依照模型所估計的結果,稻米產銷專業區的導入會使得輔導契約農戶在收入和利潤效率上皆優於一般稻農,因此,建構稻米產銷專業區使稻農能有效提升台灣米的安全,而且地區採統一栽培管理方式,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突顯產地特色及保持一定的品質。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步驟………………………………………………3 第三節 研究方法………………………………………………3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隨機邊界法應用在台灣農業研究之回顧……………5 第二節 農業契約生產研究之回顧……………………………7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問卷設計………………………………………………12 第二節 抽樣設計………………………………………………15 第三節 調查結果統計分析……………………………………19 第四節 契約生產意向調查的結果……………………………37 第四章 理論模型與實證分析 第一節 效率的定義……………………………………………41 第二節 效率的衡量方法………………………………………44 第三節 實證模型的設定說明…………………………………46 第四節 資料來源與處理 …………………………………… 48 第五節 實證結果分析…………………………………………5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65 第二節 政策建議………………………………………………67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69 參考文獻………………………………………………………….70483586 bytesapplication/pdfen-US隨機利潤函數契約種植台灣稻米profit efficiencycontract farmingrice in taiwan一般稻農與契作稻農之利潤效率分析比較Profit Efficiency among Contract and Independent Rice Farmers in Taiwanthesis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59066/1/ntu-95-R93627012-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