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12024-05-15https://scholars.lib.ntu.edu.tw/handle/123456789/663219根據統計,65歲以上人口雖僅占總人口十分之ㄧ,卻使用三分之一以上的急性醫療資源。老年病患因急性病症入住醫院後,約有20%-30%會在住院中產生身體功能的顯著減退,導致出院後的高照護需求或甚至需入住機構,此亦是老年病患遲滯出院的原因之ㄧ。預期在今年診斷關聯群 (Diagnosis-related groups, DRGs) 支付制度擴大實施後,住院日數將愈形緊縮,若無適當急性期後的照護規劃銜接,恐將影響老年病患功能恢復及預後。近年來,英美及西歐各國之研究發現,老年住院病患可藉由急性期後的各種中期照護(intermediate care, IC)或急性後期照護(post-acute care, PAC) 之介入,而改善病患身體功能、提高生活品質、減少長期照護資源使用、減少指標住院日數、減少短期內再住院率、及降低整體醫療費用。然而目前國內健保制度仍著重於急性醫療體系之給付,長期照護服務體系的發展與整合尚在進行中,而對於中期照護服務的發展在近期已有數項試辦計畫陸續進行,但對於中期照護服務的效益、及不同中期照護模式對健康預後及醫療耗用的影響仍未進行深入探討。此研究為一年期的計畫,包含橫斷性研究調查及世代研究。在瞭解腦中風病患之中期照護需求分布方面,以橫斷性研究調查方式,針對各區區域層級以上醫院,選取具代表性之一至二院所,在各院所連續選取一百位新發生之腦中風個案且有照會復健科者,分析個案之中期照護需求分布情形及相關因子。在分析中期照護對於腦中風患者之健康預後影響時,則使用回溯性及前瞻性世代研究設計。回溯性部分以參與試辦計畫醫院提供之103年度中期照護計畫資料進行分析,將個案組定義為MRS2~MRS4且使用中期照護服務者,對照組為MRS2~MRS4且未使用中期照護服務者,串聯中風後三個月內及六個月內之健保申報資料及死亡檔,分析其醫療資源耗用情形,包括醫療費用、門急住診次數、復健服務利用次數等,以及死亡等依變項。在進行中期照護成效分析研究時,需要有未接受中期照護服務之對照組之完整健康狀態資訊,故以前瞻性研究設計,收集未接受中期照護服者之健康狀態及資源耗用情形進行分析比較,預期追蹤期間為三個月,預計收案接受中期照護服務者五十位及對照組一百位,分析接受中期照護對於兩組健康狀態及醫療耗用之影響。另將以回溯性研究方式,蒐集台灣不同中期照護服務模式(包括醫院、護理之家等) 之資料,分析各類中期照護服務模式對於腦中風患者之健康狀態及醫療耗用之影響。急性後期照護腦中風中期照護規劃研究計畫-以腦中風患者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