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82024-05-17https://scholars.lib.ntu.edu.tw/handle/123456789/684951摘要:面臨高齡化社會來臨,擁有投票權人口中,有為數越來越多高齡人口,既有之身心障礙者投票協助措施是否足以因應成為關注議題。根據我國內政部2016年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老年人口的比例已經飆升至12.51%,依照年齡層結構比例去推估投票老年人口數,大約是233萬7500人。為免相關措施及服務不足,影響此一族群投票意願,本研究將從跨國比較的觀點進行制度比較分析。 例如美國早在1984年司法部通過《老人與障礙者投票可及性法案》(The Voting Accessibility for the Elderly and Handicapped Act, VAEHA),規定各種聯邦選舉的投票所必須對老年人與身心障礙者是無障礙的,如果缺乏無障礙的投票設施,政府必須在選舉當日提供老人與障礙者另一種投票方式(例如,在投票所之外選擇某處老年人或身障者方便的空間,在選務人員的陪伴下完成投票)。此外,加拿大、日本等國的制度亦是未來比較的重點對象。 本研究將採Martin Seeleib-Kaiser(2013)在「整合巨視和微視(macro and micro)的研究方法於跨國比較研究」一文中提出的跨國比較研究方法。「跨國比較研究法」有助於認識巨觀社會單位(國家或是福利體制)的差異屬性,亦可瞭解微視對象例如個人特質與以及彼此的關係。本研究將利用此一方法先就高齡者選舉服務需求進行界定,再蒐集歐美等高齡化國家提供之高齡者選舉服務相關文獻,據此檢驗巨視層次的社會政策是否對政策結果有所影響。 最後,本研究將邀集社福與選舉專業和實務界人士,以及老人NGO相關組織組成焦點團體,在已蒐集之文獻的基礎上,研擬並對我國相關政策提出具體建議。因此,本研究除了間接的跨國比較研究分析之外,還想利用焦點團體的方式,以質性研究分析的方式來探討以下的研究內容: 1. 高齡化的投票服務所立基的理論觀點:人權觀點、社會參與或是社會融入觀點、社會整合觀點?老人福祉的個人整合觀點(Erickson theory—發展心理學觀點) 2. 高齡化的投票服務措施的文化背景與民主化差異性之多國比較分析 3. 台灣社會、政治和經濟脈絡下的高齡者投票趨勢以及未來的投票行為探討 4. 台灣高齡者投票者,其需要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協助措施是甚麼?一般性措施將來會是普及式方案?特殊性的協助措施會是選擇性的福利方案? 5. 政府和民間在此促進高齡者政治參與的倡議和實踐上,可以扮演的角色和功能? 6. 高齡者投票是否可以帶動社會其他年齡層的投票意願和投票行為? 本研究雖仍是先期研究,但是下一階段之研究有相當大的幫助,尤其是倡導和實踐未來的老人投票的權益,以下是初步的效益分析: 1. 未來提升高齡者對社會/政治的參與,實踐老人基本人權的保障,將可以更落實,尤其是對實現到聯合國對老人「照護、自主、和參與自我實現」目標的政策和方案的實現,將會有很大的助益。 2. 提出跨國比較研究可以看出我國在實踐老人政治和社會參與人權上的差異,尤其是先進國家的選舉服務策略有哪些我們學習的,將會有跨文化的學習和比較成果。 3. 經由本研究可以讓「老人幫助老人」或是「老人為主體」的需求分析,提出台灣老人最需要的投票服務措施,有些可能是實質性的或是有形的,有些可能是非實質性但是是無形的宣導或是覺醒/意願措施。高齡化投票行為政治參與選舉服務Aging SocietyVoting BehaviorPolitical ParticipationElection Services高齡化社會之選舉服務措施先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