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科HUANG, HSIN-CHUNGHSIN-CHUNGHUANGHSIEH, WU-SHIUNWU-SHIUNHSIEH黃信中謝武勳2011-06-212018-07-112011-06-212018-07-112010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235525在胚胎的發育過程中, 動脈導管(ductusarteriosus, DA)為第六鰓弓(sixth branchial arch)的末端部分,是胎兒在母體內維持循環所必須存在的血管,負責將 血液由肺動脈引流至主動脈,繼而到全身循環。動脈導管會在出生後關閉,使得肺循 環和體循環分開成為各自獨立的循環,沒有關閉的動脈導管稱為開放性動脈導管( patent ductusarteriosus, PDA)。足月新生兒的動脈導管一般在出生後四十八小時 內,經由血管收縮和組織重塑的步驟(vasoconstriction and anatomic remodeling) 而關閉,不過在出生體重愈低、懷孕週數愈短的早產兒,發生開放性動脈導管的機會 愈高,懷孕週數二十九周以下、出生體重小於一千克的早產兒,有高達70%的比例會 發生開放性動脈導管而需要治療。持續的開放性動脈導管在早產兒的照顧上和許多早 產兒的併發症相關,特別是新生兒慢性肺疾病(chronic lung disease)的發生[1], 不過目前對於開放性動脈導管和相關的併發症之間的因果關係仍未非常了解。開放性 動脈導管的處置是早產兒在照顧上常面臨的問題,自從1976 年開始使用藥物治療以 來[2],有許多相關成功的經驗和報告,但是也衍生出更多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en-US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in preterm infants.早產兒開放性動脈導管journal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