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娟2023-11-072023-11-072015-07https://scholars.lib.ntu.edu.tw/handle/123456789/636901中國大陸早期外交決策意識形態色彩鮮明,然而到了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和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開始,雖然鄧小平個人行事風格強烈,但在外交政策的決定和貫徹上出現彈性與不同的作為。尤其鄧小平後期力行經濟開放政策,將國家總體經濟發展置於最高目標,因此國際環境的穩定成為優先政策,加上中日、中美關係正常化,中共參與國際社會的廣度增加,國際經貿往來需要專業知識等,使得領導者越來越難一人決定外交政策,集體領導的決策模式特徵逐漸顯露在中國大陸對外政策上。本文以1993/94 和2002/03 兩次北韓核武危機為例,比較兩次危機處理中外交決策的特徵,發現中國大陸外交決策確實逐漸出現制度化、水平分工之集體領導決策發展,如此一來,將可見越來越多更為彈性和務實的外交政策成果。zh中國外交個人領導集體領導北韓核武危機決策模式中國大陸外交決策模式的演變? 以兩次朝核危機的處理為例Change of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the Two North Korean Nuclear Crisesjournal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