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崇勝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陳國航Chen, Kuo-HangKuo-HangChen2010-05-062018-06-282010-05-062018-06-282009U0001-1408200915355200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181249為了要建立起臺灣周邊高解析度的地磁場世紀變化記錄並瞭解其可能的機制,本文針對一根取自南沖繩海槽、長8.61公尺的箱型岩芯MD05-2907 (位在北緯24°47.19′、東經122°29.30′,水深1245公尺處),利用古地磁與岩石磁學的方法、鉛-210與碳-14的放射性定年,以及磁性礦物的鑑定來進行探究。 X-光影像顯示,整根岩芯主要是由泥質沈積物所組成,未有濁流層的存在,顯示岩性相當均一。而針對不同層位之磁性淬取物所做的X-光繞射分析,亦指出沈積物所含之磁性礦物是以磁鐵礦為主。另根據數個相關的磁性參數,包括磁感率 (χ)、逆磁滯殘磁 (ARM)、飽和等溫殘磁 (SIRM)、逆磁滯殘磁之磁感率與磁感率比值 (χARM/χ) 以及磁滯曲線,研判岩芯中的磁鐵礦其含量與粒徑的變化皆不大。針對岩芯表層 0~45公分所做的鉛-210之衰變量測,顯示此一岩芯的頂部保存完整,並具有每年約0.4公分的沈積速率。且由其他六個層位的碳-14定年結果,更指出此一沈積速率自約兩千年以來即相當的穩定。藉由自然殘磁 (NRM) 的量測與逐步交變磁場之去磁,岩芯的特性殘磁 (ChRM) 可以在去磁至20~60 mT 時獲得,並展現出具有高解析度的相對古磁場強度 (NRM30mT/ARM30mT) 與磁傾角之世紀變化。雖然地磁場自約兩千年前起,其強度一直遞減,然在此趨勢中仍有強弱之分別。其中在距今1,600~1,750年前、1,150~1,300年前、800~900年前、460~540年前,以及200~280年前,屬相對低值,而在1,400年前,1,100年前,780年前,以及320年前,則為高值。相較於古磁場強度之變化,磁傾角高低值發生的時間可與上述時間相對應。經由頻譜分析,兩曲線蘊涵的共同周期大約為:500年、90年、75年與55年,且其相位角差值小,顯示強度與方向之變化應有密切的關連。另經由Hilbert-Huang Transform (HHT) 方法之分析,本研究認為此一岩芯之地磁場世紀變化應同時記錄偶極場與非偶極場之變動訊息。目 錄文摘要 ……………………………………………………………………...…...… I文摘要 ……………………………………………………………………....…… II錄 ……………………………………………………………………………...… III目錄 …………………………………………………………………….……...… V目錄 …………………………………………………………………………...… VI一章 緒論 ………………………………………………………………….…… 1.1 古地磁世紀變化之研究背景 ……………………………………………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 ………………………………………………………… 2.3 研究材料 ………………………………………………………………… 3二章 研究方法與原理…………………………………………………………… 7.1 岩芯之取樣 ……………………………………………………………… 7.2 磁感率 …………………………………………………………………… 7.3 自然殘磁與交變磁場去磁 ……………………………………………… 9.4 逆磁滯殘磁與交變磁場去磁 ………………………………………..… 13.5 飽和等溫殘磁、S-ratio與HIRM ……………………………………...… 13.6 磁滯曲線與其四個磁性參數Ms、Mrs、Hc、Hcr ………………………… 16.7 X-光穿透式攝影 ………………………………………………..……… 20.8 磁性礦物淬取與X-光礦物鑑定 ………………………………….…… 20.9 碳-14定年 ……………………………………………………………… 22.10 鉛-210定年 …………………………………………………………… 22三章 研究結果 ………………………………………………...……………… 253.1 鉛-210定年的結果─岩芯表層的完整性 ………………………...…… 253.2 碳-14定年的結果─沈積速率的穩定性 ………………………….…… 253.3 X-光穿透式攝影─沈積物組構的均一性 …………………………...… 273.4 X-光繞射的礦物鑑定─磁性礦物種類的單一性 …..……………….… 28.5 自然殘磁與交變磁場去磁的結果─穩定的特性殘磁 …………...…… 28.6 磁性礦物含量、粒徑之代用指標─磁性均一的檢驗 ……………….… 343.7 磁滯曲線與四個磁性參數Ms、Mrs、Hc、Hcr─磁性均一的再確認 …… 36四章 討論 …………………………………………………………………...… 414.1 年代模式的建立 ………………………………………………..……… 414.2 古磁場強度的建立 …………………………………………………..… 434.3 磁傾角淺化之修正 …………………………………………………..… 474.4 古地磁之世紀變化─磁場強度與磁傾角之關連性及其可能機制 …... 49五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 555.1 結論 …………………………………………………………………..… 555.2 未來展望 ……………………………………………………………..… 56考文獻 ………………………………………………………………………...… 57錄一 MD05-2907岩芯之磁滯曲線參數 …………………………………...… 65錄二 MD05-2907岩芯之X-光影像 ……...………………………………...… 77application/pdf7952013 bytesapplication/pdfen-US磁場世紀變化古磁場強度磁傾角放射性定年secular variationpaleointensityinclinationradiometric dating[SDGs]SDG14台灣周邊兩千年以來高解析度之地磁場世紀變化記錄:以南沖繩海槽MD05-2907岩芯為例High-resolution geomagnetic secular variation record around Taiwan for the past 2,000 years: A case study of marine core MD05-2907 in southern Okinawa Troughthesis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181249/1/ntu-98-R96241309-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