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教授:葛克昌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陳怡璇Chen, Yi-HsuanYi-HsuanChen2014-11-262018-07-052014-11-262018-07-052014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262119  我國於1973年3月1日正式全面開徵證券交易所得稅後,歷經多次停徵、復徵,自1990年1月1日起停徵證所稅、調高證交稅稅率為0.6‰之後,政府每每提出復徵證所稅之議題均遭投資人反對,加上媒體渲染,證所稅之復徵儼如洪水猛獸。我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之修法最終於2012年7月25日在立院三讀通過,並於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就部分證券交易所得於符合一定條件下取消停徵規定。   修法前因證券交易所得依所得稅法第4條之1規定停徵所得稅,僅課徵證券交易稅,造成諸多不合理現象,主要包括:一、資本利得與薪資所得稅課上之不平等待遇;二、對證券交易所得課稅不重視成本費用及損失之扣除;三、對證券交易所得給予租稅優惠反而導致實務對脫法避稅之認定流於恣意。雖證券交易所得稅制乃至資本利得稅制之改革,必須因時制宜,惟其稅制之擬定若與所得本質及合憲性要求背道而馳,則我國將與法治國家(尤其是實質法治國)、租稅正義漸行漸遠,長久下來,不利於我國建立符合國際需求之投資環境。是以,從所得本質與合憲性要求之角度檢討我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實有必要。   與德國體系完整、架構嚴謹之稅捐法制相較,我國稅制毋寧尚有許多改革與完善之空間。本篇論文最重要之處在於對證券交易所得之本質予以分析,同時考量憲法上納稅人基本權保障對於證券交易所得稅制之合憲性要求,參酌德國證券交易所得課稅制度,對我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提出改革與完善之建議,期能使我國投資環境與國際接軌,同時得以實現租稅正義。Since our nation officially started to impose income tax on gains derived from securities transactions on March 1st, 1973, this specific tax had been suspended and re-imposed multiple times over the past decades. After the government suspended the income tax on gains derived from securities transactions on January 1st, 1990 and raised the tax rate of securities transactions to 0.6‰, investors opposed to the idea of re-imposing income tax on gains derived from securities transactions whenever the government proposed to reinstate this policy. In addition to the exaggerating reports and coverage by the media, re-imposing income tax on gains derived from securities transactions simply causes much controversy and commotion. Finally the Legislative Yuan passed through the third readings of the amendment to income tax system on gains derived from securities transactions on July 25th, 2012. The Act has come into force since January 1st, 2013, cancelling the suspense of income tax on gains derived from securities transactions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Before the amendment came into effect on July 25th, 2012, gains derived from securities transactions were tax-free according to Article 4-1 Income Tax Act, which only allowed the government to collect the securities transaction tax. This previous policy had led to many unreasonable phenomena , mainly including: 1. The unfairness of tax burdens between capital gains and income from salaries and wages; 2. The deductions of costs, expenses and losses have been unnoticed; 3. Tax preferences for gains derived from securities transactions have on the contrary made the practice reckless in defining tax avoidances. Though the reformation of tax system on gains derived from securities transactions or on capital gains should suit its measures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our nation would depart further away from being a legal state (especially a substantial state) and achieving tax justice, once the decision on tax system becomes contrary to the nature of income and constitutionality. This situation is not suitable for our nation to cultivate a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that meets international demands. It is necessary to review the income tax system on gains derived from securities transac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nature of income and constitutionality. Compared to the complete and well-knit German tax law system, the tax system in Taiwan still has much room for reformation and improvement. The most important argument of the thesis is to analyze the nature of gains derived from securities transactions. Meanwhile, given the constitutionality of income tax system on gains derived from securities transactions, which is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of taxpayers’ fundamental rights, the thesis also takes into account of the German tax system on gains derived from securities transactions, to make proper recommendations for our nation. The Author expects that our nation could be in lin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practice in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nd thus achieve tax justice.口試委員審定書        II 謝辭             III 中文摘要           V Abstract          VI 簡目             VIII 詳目             X 表目錄            XIV 圖目錄            X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從我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的幾個問題談起 1 第一項 資本利得與薪資所得稅課上之不平等待遇 1 第二項 對證券交易所得課稅不重視成本費用及損失扣除 3 第三項 對證券交易所得給予租稅優惠反而導致實務對脫法避稅認定流於恣意 5 第二節 文獻回顧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限制及方法 12 第四節 論文架構 14 第二章 從社會現況觀察我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是否符合需求 16 第一節 從近年經濟成長、貧富差距與租稅負擔率分析我國社會現況 16 第二節 我國政府改善所得分配之政策工具與成效 19 第三節 我國對於資本利得與薪資所得稅課上之不平等待遇 25 第一項 我國資本利得課稅規定 25 第二項 我國稅制對資本利得予以輕課 31 第三項 從我國綜所稅結構分析證券交易所得長久以來屬稅基「化外之地」之影響     33 第四節 證券交易所得免稅並未對我國企業資金結構產生預期之良性影響效果       37 第五節 小結:證券交易所得稅負應扮演更積極角色 39 第三章 從所得本質探討我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兼以德國法制為比較研究 42 第一節 所得理論下之證券交易所得概念與課稅方式 42 第二節 德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 45 第一項 德國所得稅制發展 45 第二項 德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 48 第一款 德國所得稅法上所得分類 48 第二款 2008年12月31日以前證券交易所得之課稅規定 50 第三款 2009年1月1日起證券交易所得之課稅規定 52 第一目  採用「統一分離扣繳稅」(Abgeltungsteuer)特別稅率25% 52 第二目  「統一分離扣繳稅」之稅額計算 54 第三節 我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 57 第一項 我國所得稅制之發展 57 第二項 我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沿革 58 第四節 從所得概念探討德國與我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 72 第一項 從所得概念探討德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 72 第一款 德國就證券交易所得依「市場所得說」課徵所得稅 72 第二款 德國證券交易所得課稅之成本、費用與損失扣除與比例稅率、分離課稅之      擇採 72 第二項 從所得概念探討我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 74 第一款 我國對於所得理論之擇採與證券交易所得之所得種類歸類 74 第二款 我國證券交易所得課稅之成本、費用與損失扣除與稅率、課稅方式之擇採     77 第五節 小結:證券交易所得稅負應考量證券交易所得本質與特性 81 第四章 我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之合憲性問題 83 第一節 稅法之合憲性審查 83 第一項 前導概念:我國為社會法治國並以租稅國家之型態表現其功能 83 第一款 我國憲法上之「法治國原則」 83 第二款 我國為「社會法治國」 85 第三款 社會法治國須以「租稅國家」之型態表現其功能 86 第二項 如何對稅法為合憲性審查 87 第二節 我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合憲性問題 88 第一項 與量能原則之扞格 88 第一款 「量能原則」於我國憲法上依據 88 第二款 「量能原則」之內涵 90 第三款 「量能原則」在稅法上之適用 91 第四款 我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與「量能原則」扞格之處與檢討 92 第一目  僅課證交稅、不課證所稅對於量能原則之違反 92 第二目  我國證券交易所得新制於量能原則下之檢驗 94 第二項 對憲法保障職業自由之侵害 98 第一款 「職業自由」於我國憲法上依據及其內涵 98 第二款 我國釋憲實務對「職業自由」所建構之違憲審查基準 100 第三款 憲法保障「職業自由」於稅法上之意義 103 第四款 我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對「職業自由」之侵害與檢討 104 第三項 對憲法保障營業自由之侵害 107 第一款 人民負有納稅義務則相對應享有財產權之保障 107 第二款 「營業自由」於我國憲法上依據及其內涵 107 第三款 稅法限制人民「營業自由」之憲法上界限 110 第四款 我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對「營業自由」之侵害與檢討 112 第四項 民生福利原則之違反 115 第一款 「民生福利原則」在我國憲法上依據及其內涵 115 第二款 我國釋憲實務對「民生福利原則」之建構 118 第一目  釋字第485號解釋 118 第二目  釋字第472號解釋蘇俊雄大法官協同意見書 119 第三款 稅法應如何實踐「民生福利原則」 120 第四款 我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對「民生福利原則」之違反與檢討 123 第五項 租稅優惠憲法界限之逾越 124 第一款 租稅優惠之本質為對量能原則之違反 124 第二款 租稅優惠之給予不應過度 126 第三款 我國稅制給予證券交易所得過度之租稅優惠 128 第四款 廢止租稅優惠不致侵害人民信賴保護 128 第六項 違反國家保護義務之疑慮─脫法避稅應予防杜 129 第一款 「國家保護義務」之源起及其內涵 129 第二款 我國釋憲實務對「國家保護義務」之建構 134 第三款 憲法對於人民行使「經濟自由基本權」之保障並非無限度 139 第四款 國家對於脫法避稅行為之防杜負有保護義務 140 第一目  脫法避稅行為乃對契約自由之濫用 140 第二目  脫法避稅行為應予防杜 141 第三目  國家負有對抗「契約自由濫用」(脫法避稅行為)之保護義務 142 第五款 我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導致層出不窮之脫法避稅案件 142 第一目  所得稅法第4條之1規定之「證券」範圍不明 142 第二目  所得稅法第4條之1規定之「交易」定義不明 147 第三目  實務解決證券交易所得免稅所生脫法避稅行為手段之弊端 152 第六款 我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有違反國家保護義務之疑慮 153 第三節 小結:我國目前證券交易所得稅制仍未完全通過實質法治國原則之檢驗      155 第五章  代結論─對我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改革與完善之建議 158 後記 164 參考文獻(以下按照筆劃順序排列) 1653048714 bytesapplication/pdf論文公開時間:2015/08/11論文使用權限:同意有償授權(權利金給回饋本人)資本利得薪資所得統一分離扣繳稅實質意義之法治國量能原則比例稅率分離課稅從所得本質與合憲性要求探討我國證券交易所得稅制─以德國法制為比較研究A Study on the Nature of Income and the Constitutionality of Income Tax System on Gains derived from Securities Transactions ─ in Comparison with German Lawthesis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262119/1/ntu-103-R97a21094-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