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虹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蕭舜文2007-11-272018-06-282007-11-272018-06-282004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58326大型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在台灣是都會時髦、全球精品的代名詞,被視為百貨公司的「演進」。相對於其他非都會區的購物中心樸實走向一次購足的家庭式消費大賣場,京華城購物中心是這個高級化思維下,最具時空代表性的權力地景:空間上有「正統」美式購物中心的跨國建築師殖駐,業主並強勢改變台北市既有都市規劃與都市設計規範;時間上宣稱創全球首例二十四小時不熄燈經營,企圖「加倍」商場交易鐘點、促銷夜間購物市場,以期馴化扭轉既有的城市消費時鐘。歷時十五年漫長開發的過程,更在民間累積諸多兜售購物中心美好生活的修辭,猶如打造一個全民升級的「光明之城」。 本研究基於對美式大型購物中心如何衝擊在地日常生活消費實踐的關切,隨著人潮察訪市民消費如何解譯「光明之城」的結構與修辭。原本經營策略定位在打高走高的京華城,為持續吸引無法自動匯集的參訪人次,開幕後即不斷在商品組合與活動內容「向下走」,因應普羅化的流行;備受矚目的二十四小時營業政策,不到月餘後亦根據不同業種確立不一的打烊時間。本研究發現,實踐光明之城的困境與調整後的彈性,恰與台灣及東南亞獨特的夜市文化殊途同歸。 必須注意的是,京華城的「夜市化」並非業主本意,而與實際的消費階級認同、客層年齡的走低息息相關。迷宮動線、深夜消費、與業主沈慶京少年荒唐老來富的故事性,形體化(embodied)為京華城內層出不窮的「社會偏差」事件,與德塞鐸強調在高級化權力地景底下盲目行人見縫插針的「消費者游擊」若合符節。透過德塞鐸的「行走修辭學」,在京華城「跫夜市」時轉折與繞道的「偏差」行人,更隨著時間成為試驗、僭越、挪用「光明之城」隱喻地盤的轉喻蔓延。 研究方法採取文化研究方法論所著重之場址與事件的分析架構。從京華城建構光明之城的在地實踐結果,本研究論證,大型購物中心的夜市化是本土消費韻律的有機實踐,而「跫夜市」漫無目地闖蕩的語言行動,更是頂尖跨國消費者空間專家也無法設計防範的移轉效應。在有識之士憂心台灣走向地景大型購物中心化之際,在京華城跫夜市俾從市井日常生活的實踐另闢蹊徑,摸索挑戰光明之城的文化游擊。目次 壹、 緒論 1 一、 造城:「缺憾」的轉換 6 二、 入市:夜市鏡城 11 三、 研究目的:在京華城跫夜市的慾望之旅 13 (一) 京華城的夜市味,政治經濟背景 13 (二) 京華城的夜市化,掙扎的危機與轉機 14 (三) 京華城的夜市轉喻,「跫街」修辭學 14 貳、 理論與經驗的軌跡 16 一、 與德塞鐸「跫」街 18 (一) 從光明之城,到黑暗之市 19 (二) 「跫街」的長詩 25 二、 誰來跫街?獨特性的情境與偶然 31 (一) 人逛街,街逛人? 31 (二) 海盜現代性:在Shopping Mall裡逛夜市 34 (三) 德塞鐸在京華城 36 參、 研究方法 37 一、 研究對象與理論架構 37 二、 民族誌行腳 41 (一) 場址的形貌:進入田野 41 (二) 參與觀察暨訪談:研究者與田野的關係 44 (三) 事件:論述及符號分析的「夜市解碼術」 45 肆、 光明之中「跫夜市」 47 一、 TRANS/FORMING光明之城 50 (一) 目眩:冠蓋滿京華 53 (二) 神迷:京華不夜城 67 二、 生活客廳,觀光夜市? 78 (一) 在地化,夜市化? 79 (二) 逆寫光明之城的夜市轉喻 83 三、 在京華城跫夜市:迷宮中,情慾移轉 86 (一) 瞎•拼,情慾之魔 86 (二) 轉喻遊戲:從戀物癖到變裝癖 88 伍、 結論與建議 92 一、 夜:惘惘的威脅 93 二、 市:消費、日常生活、與城市現代性 96 三、 在京華城「跫夜市」:無法固著的逃逸 98 參考書目 1001440412 bytesapplication/pdfen-US大型購物中心京華城德塞鐸消費文化夜市Michel de Certeaushopping mallsCore Pacific Citynight marketconsumer culture在京華城跫夜市:大型購物中心的文化易界與日常生活實踐other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58326/1/ntu-93-R89342012-1.pdf